Mysteel解讀:韓國對華中厚板征收臨時反傾銷稅的影響分析
2025年4月24日,韓國企劃財政部發布第2025-15號公告,決定自即日起對原產于中國的熱軋碳鋼或合金鋼中厚板征收為期四個月的臨時反傾銷稅,稅率為27.91~38.02%。
事件起因:2022年起,韓國與中國中厚板價格從800元/噸價差,一路飆升至2400元/噸左右,導致韓國造船業、建筑業難以承受高昂的生產成本及大量的訂單流失,迫使韓國造船企業選擇大量進口中國的造船板,并以此倒逼韓國鋼企降價。
2023年5月份,韓國造船企業與韓國鋼企開啟新一輪厚板價格談判,由于韓國鋼企造船板產量占中厚板總量一半以上,導致雙方意見難以統一。隨著中國的出口到韓國船企的船板越來越多,韓國鋼企逐漸處于下風,7個月后,談判結果出爐,隨即韓國鋼企船板價格一路下跌。
2024年7月份,韓國第二大鋼企現代制鐵針對中國產厚板向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貿易委員會提出申訴后,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貿易委員會同年10月啟動了反傾銷調查。時至昨日,韓國貿易委在會議中,評估了“對中國產碳鋼及其他熱軋合金鋼厚板進行初步反傾銷調查”的結果,初步裁定韓國鋼鐵產業因相關“傾銷行為”受到了實質性損失。
2025年2月20日,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貿易委員會宣布,提議對自中國進口的厚板征收臨時反傾銷稅,稅率為27.91~38.02%不等。
對此,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數據還原本次事件的來龍去脈及分析征稅可能造成的影響:
一、歷年中國-韓國中厚板價差及出口量趨勢
2022年,韓國中厚板平均價格6248元/噸,高出中國1583元/噸,價差幅度達到35.5%;2023-2024年,韓國-中國中厚板價差縮小至1099元/噸,價差幅度27.1%。從價差角度分析,此次征收稅率與中韓兩國中厚板價差相貼近,意在使得韓國船企進口中國船板與選擇國內船板成本相當,達到提高韓國鋼企競爭力的目的。
?
圖1:歷年韓國-中國中厚板價差走勢
據海關數據顯示,自2021年開始,中國向韓國出口的中厚板量激增,截止到2024年,已連續兩年接近150萬噸/年的水平,占中國中厚板出口總量的15%。
圖2:2020-2024年中國-韓國出口中厚板量
二、出口至韓國的中國鋼廠及出口量分布分析
據調研,2024年向韓國出口中厚板的國內鋼廠主要有10家企業,按出口總量計算,東北區域占比最大,達到44.52%,且較為集中。其次是華東地區鋼企,占比接近30%,但較為分散。
表1:2024年各區域鋼廠出口韓國中厚板量
三、出口至韓國的中厚板品種及應用行業分析
據調研,我國出口至韓國的中厚板主要品種為造船板、普碳鋼、工模具鋼、耐磨高強、鎳系低溫鋼板等。主要應用行業集中在韓國的造船領域,占比接近90%,對韓國本土中厚板鋼企沖擊較大。
?
圖3:中國出口至韓國中厚板應用行業
四、對華中厚板征稅會有什么影響
根據我國出口韓國的中厚板主要品種及應用行業來看,主要會影響到鋼企和船企兩方,且主要會影響韓國的造船企業。主要有以下幾點:
國內方面:2024年我國造船業三大指標位居世界第一,手持訂單量占全球市場的63.1%。新承接訂單量占全球市場74.1%。據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預估,2025年我國船用板材需求量將繼續保持100萬噸以上的增量。所以即便是韓國征稅提議實現,我國的船舶用板需求增量也能夠消化掉這些出口的量;
韓國方面:若韓國征稅提議實現,會帶動韓國的中厚板生產企業的船板訂單復蘇,但無疑會抬升韓國船企的生產成本,從而導致韓國船企在與中日等國家爭取訂單時自身競爭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