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升一降,金融出招 助消費“升溫”為企業“降壓”
開欄語
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進一步推動經濟運行回升向好的若干政策措施》,4個方面21條措施聚焦擴大有效需求、激發市場活力、促進產業升級,全力推動經濟運行回升向好。即日起,四川日報全媒體推出“推動經濟運行回升向好 21條全解讀”系列報道,圍繞政策中明確的加快消費恢復提振、幫助企業降本減負、推進企業快速成長、促進產業轉型升級4個方面進行解讀。敬請關注。
實施消費信貸財政貼息
●2025年4月1日至9月30日期間
銀行機構向省內居民發放1年期及以上,且貸款用途為汽車購置、電子產品、住房裝修、家電家具耐用品4類商品線下消費貸款,財政部門按照年利率1.5%、單筆不超過3000元給予居民1年期一次性貼息,居民在全省范圍最高可享受2筆貸款貼息支持
實施小微企業集中擔保增信
●202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
實施“小微融擔貸”,將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推薦清單”內的經營主體新增納入擔保支持范圍,擔保費率按不高于1%予以支持
加力實施科技創新專項擔保激勵
●2025年4月1日至9月30日期間
在滿足支小支農擔保業務占比要求的前提下,將全省科技創新專項擔保支持企業庫中的中型企業,納入省級財政融資擔保保費補貼支持范圍,支持更多科技創新類企業發展
4月1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推動經濟運行回升向好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全力推動經濟運行回升向好。《措施》從加快消費恢復提振、幫助企業降本減負、推進企業快速成長、促進產業轉型升級4個方面制定了21條政策措施。其中,金融支持主要聚焦加快消費恢復提振、幫助企業降本減負兩個方面。
一方面助消費“升溫”,一方面為企業“降壓”——“一升一降”里,金融將如何出招?記者邀請部分權威部門和行業專家進行了解讀。
財金互動,助消費“升溫”
消費信貸財政貼息已累計兌現近6000萬元
21條政策措施中,第一條就是實施消費信貸財政貼息。這是一條接續性政策。
對2025年4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期間,銀行機構向省內居民發放1年期及以上,且貸款用途為汽車購置、電子產品、住房裝修、家電家具耐用品4類商品線下消費貸款,財政部門按照年利率1.5%、單筆不超過3000元給予居民1年期一次性貼息,居民在全省范圍最高可享受2筆貸款貼息支持。
“提到新車了。”剛剛過去的清明假期,成都市民王霖辦理完工行成都分行的分期付款手續后,高興地把一輛蔚來新車開回了家,“一直想換電動車,了解到貼息福利后,果斷下手了。”
工行成都分行相關負責人介紹,汽車消費煥新,是今年來該行金融服務的一大亮點,該行與車商緊密合作,為有融資購車需求的消費者提供量身打造的汽車分期產品服務,并積極宣傳最新獎補政策,帶動消費熱情。
“這一財金互動政策一直在接續。”人行四川省分行相關負責人介紹,從2023年9月開始,人行四川省分行會同財政廳接續出臺4輪消費貸款貼息政策,對居民購買汽車、家電家具、電子產品以及住房裝修等消費場景的貸款給予年利率1.5%的貼息支持。第一輪為2023年9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第二輪為2024年4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第三輪為2024年10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第四輪為2025年4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該負責人表示,目前,已完成2輪消費貸款貼息,累計兌現財政資金近6000萬元,涉及消費貸款超40億元,惠及2.7萬人次。
“政策一再接續,說明實施成效較好。”在四川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顧婧看來,消費信貸財政貼息,瞄準了信貸門檻高及內需不足、線下消費疲軟等痛點精準出招。“一方面,1.5%的貼息進一步減輕居民還款壓力,尤其對年輕群體、新中產等耐用品消費主力更具吸引力,直接刺激汽車、電子產品、住房裝修、家電家具等消費需求,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內需不足問題。另一方面,實施消費信貸財政貼息要求消費者必須線下消費,有利于促進實體門店發展,創造更多就業崗位,促進社會整體就業率提高。”
銀擔合力,為企業“降壓”
擴大融資擔保支持小微企業和科技創新覆蓋面
《措施》提出,實施小微企業集中擔保增信。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間,實施“小微融擔貸”,將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推薦清單”內的經營主體新增納入擔保支持范圍,擔保費率按不高于1%予以支持。
《措施》還要求加力實施科技創新專項擔保激勵。2025年4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期間,在滿足支小支農擔保業務占比要求的前提下,將全省科技創新專項擔保支持企業庫中的中型企業,納入省級財政融資擔保保費補貼支持范圍,支持更多科技創新類企業發展。
政策的指向,是消除小微企業融資缺乏抵押和擔保的“隱性壁壘”。
“‘名單制管理’保證了政策實施的精準性。”顧婧說,政策精準覆蓋支持對象,避免資金流向僵尸企業。有政府介入擔保協調,通過“名單”篩選優質主體,能極大增強銀行放貸信心。顧婧還為小微企業算了一筆賬:以500萬元貸款為例,假設擔保費率從1.5%降至1%,可為企業節省2.5萬元成本,疊加銀行利率優惠,綜合融資成本或下降30%以上。
“這些措施將有力推動融資擔保增量降費,進一步為小微、科創企業降本減負。”省委金融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政策出臺,讓更多符合條件的小微經營主體被納入擔保支持范圍,更多中型科創企業可獲得省級財政融資擔保保費補貼,意味著這些企業能享受到更優惠的擔保費率,輕裝上陣快速發展。
今年以來,四川金融監管局積極督導各銀行業金融機構“一視同仁”開展民營企業金融服務,持續引導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合理制定普惠型小微企業信貸計劃,并增強對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能力,不斷健全我省“股債貸保租”科技金融全產品服務體系。截至2月末,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4.44萬億元,同比增長17.04%,高于各項貸款增速5.95個百分點。
西南財經大學博士生導師、成都格致數字金融研究院理事長張曉玫認為,針對個人的消費貸和針對企業的小微貸是普惠金融兩個重要的組成部分。21條政策措施中的金融支持,也主要從這兩個方面出發,消費貸貼息政策能進一步提振消費活力,小微企業集中擔保增信等措施有助于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均是激發市場活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記者 盧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