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革浪潮中的多元領航者——中國企業為亞洲經濟注入寶貴動能
世界正站在新舊交替的十字路口,展望未來,經濟發展的動能和潛力何在?在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上,與會代表認為,作為變革浪潮中的多元領航者,中國企業在國家創新開放的改革藍圖下加快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和“新質生產力”出海,為亞洲乃至世界經濟的合作共贏與可持續發展注入了寶貴動能。
增強科技“牽引力”
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風起云涌,推動整個亞太地區的經濟結構調整與增長動能轉換進入關鍵時期。在中國,以AI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飛速發展,使工業、產業、社會、經濟變革提速。
羅蘭貝格全球管理委員會聯席總裁戴璞稱,中國在新興技術的應用速度上具有獨特性,即使是一個小規模試點項目,也能快速觸達數百萬消費者或數百家企業,從而推動創新高速發展。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也明確表示看多中國資產。他認為,科技迭代不僅關乎新興行業,也將對包括鋼鐵在內的廣大傳統行業帶來巨大的價值創造可能性。相關政策的確定性和穩步落地將使市場信心更加堅定,助力中國更多地參與全球資源配置。
“隨著技術進步和資源配置效率提升,中國的全要素生產率將切實提高,進而有效培育出更多‘新質生產力’,為中國和世界創造更多大規模的產業場景?!眲⑶握f。
作為傳統產業,奶業的跨越式發展離不開創新驅動。伊利集團執行總裁王維表示,面對激烈的全球市場競爭,伊利陸續在“奶業精深加工技術、乳基原料國產化”等奶業瓶頸與技術制約上實現突破,不僅促進了行業發展,還在部分領域實現技術“反超”。未來,伊利將持續打造以牛奶為核心的健康產業鏈,堅持以新技術賦能新發展、以新動能鍛造新優勢。
對于進一步用AI支持研發,以更大的技術突破實現從產線效率到產品質量的大幅提升,天合光能聯席董事長高海純充滿信心。她指出,智慧電網時代正在從物理電網走向數字電網,從集中式走向分布式,從調度型走向充分市場化。通過AI和產業深度融合,在創新之路上邁出堅實步伐的中國企業將推動整個產業體系加快重構。
打通綠色“價值鏈”
亞洲的氣候脆弱性很高,但同時也是全球綠色轉型的關鍵力量。與會專家指出,在能源、交通、工業、建筑等綠色轉型的關鍵領域,中國的綠色經濟正受到強勁的市場驅動,企業、消費者和政策制定者正形成合力邁出變革步伐。
德勤中國可持續發展主管合伙人李曉晨指出,推動亞洲國家的政府和企業有效應對氣候變化、加快邁向綠色轉型之路需要兩大驅動力,一是市場力量的激活,二是關鍵技術的支撐。綠色創新的核心動力來自企業,特別是在技術研發、綠色供應鏈、商業模式創新及投資方面,“例如比亞迪通過電動車與儲能電池推動交通電氣化,優衣庫采用可回收材料生產服飾。”
針對中國“雙碳”目標對企業經營帶來的階段性壓力,劉俏認為,企業急需轉變思維方式,“綠色轉型不是純靠情懷,它就是一門生意。從企業角度講,如何提前布局,在把握轉型機遇的過程中塑造新的核心競爭力,是企業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p>
“綠色投資不是短期性投入,而是長期性的戰略資產。要把綠色嵌入商業模式之中,打通綠色價值鏈,不僅是在生產端,更重要的是在消費端,讓綠色成為一種消費理念,圍繞綠色需求提供解決方案?!备吆<兘榻B,天合光能正在推進綠色算力、綠電制氫氨醇、綠色農業、綠色航運等應用側的解決方案,并呼吁能源供給側與需求側的企業攜手共創,通過綠色投資享受綠色紅利。
在海外市場打造第二增長線
放眼全球,地緣沖突推高了整個全球供應鏈的成本,貿易壁壘割裂了市場的需求。變局之下,企業如何做到“不下牌桌”,順利突圍?
畢馬威中國經濟研究院院長蔡偉觀察到,隨著傳統的經營發展模式面臨挑戰,成本管控、出海經營、并購重組等戰略選擇正進入更多企業家的視野。
然而,當前部分國家大興歧視性、保護性政策,動輒以“產能過?!钡冉杩谧钃峡萍紕撔?、能源轉型等產業領域的企業合作。對此長江商學院李海濤強調,中國企業的本輪出海,將帶動其他國家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同時這也意味著它完全不同于過往依靠低價、利潤微薄的貿易出海,中國企業有非常大的機會,在海外市場打造自己的第二增長線,應積極擁抱《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開放經濟環境。
已是第三次參加博鰲亞洲論壇“中澳企業家對話”活動的隆基綠能董事長鐘寶申表示,去年6月,中澳雙方簽署的《深化自貿協定實施合作備忘錄》為包括光伏在內的清潔能源產業提供了更便利的投資和服務貿易條件。澳大利亞太陽能資源豐富,隆基正通過高效組件、BIPV(光伏建筑一體化)等產品,助力當地光伏電站及分布式光伏市場增長,支持澳大利亞“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達82%”的目標。
當前,全球資本開始更多關注中國機遇,加碼投資中國。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要素聯動,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特有優勢。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的中國仍然是全球制造業、價值鏈的中心,給世界經濟持續注入更多活力。
與會專家指出,為了實現光明前景,短期陣痛在所難免,在轉型過程中,要堅定信心,堅守長期主義,以年初“杭州六小龍”攪動全球AI江湖為新起點,相信在未來,與中國有關的經濟發展和產業合作成果將持續涌現。“今年DeepSeek之所以帶來這么大的反響,并極大地拉升了信心,正是因為它表明我們這些年的耕耘正在結出果實?!眲⑶握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