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收入下降與成本高企,意大利經濟面臨多重挑戰
意大利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2024年度家庭收入和生活條件報告》顯示,意大利面臨貧困或社會排斥風險的人口比例上升至23.1%,高于2023年的22.8%。
結合報告中公布的最新家庭平均凈收入和通脹率來看,意大利家庭實際收入出現下降。疊加企業成本高企、經濟下行壓力,意大利經濟面臨多重挑戰。
家庭實際收入減少 貧困風險人群增加
報告顯示,2023年意大利家庭平均凈收入(不含租金)約為3.75萬歐元,折合每月約3125歐元。盡管名義上增長4.2%,但受通貨膨脹影響,實際收入下降1.6%,已連續兩年下滑。
國際勞工組織本周發布的《全球工資報告》也提到,意大利長期工資增長乏力,實際工資增長在G20國家中表現最差。
意大利國家統計局報告指出,全國近6000萬人口中,約1100萬人被認定為貧困風險人群,即家庭凈收入低于前一年全國收入中位數的60%。
受食品和能源價格上漲等影響,部分家庭不得不削減支出,甚至依賴慈善機構。米蘭Pane Quotidiano(直譯為“每日面包”)慈善組織數據顯示,領取免費食物的人數持續增長:2021年,該組織為105萬人提供了286,000公斤面包;至2023年,受助人數增至129萬人,面包發放量提高至486,985公斤。受助人中不乏失業在家的本地年輕人。
與此同時,高房價與持續上漲的生活成本也讓意大利大城市的中產階級面臨經濟壓力。
經濟增長放緩 財政壓力加劇
2024年,意大利經濟增長繼續面臨挑戰,GDP增速放緩至0.7%,低于政府1%的預期。盡管財政赤字控制情況優于預期,但在歐洲整體經濟疲軟的背景下,意大利仍面臨結構性挑戰。
能源價格高企成為企業運營成本的重要負擔。由于對進口天然氣高度依賴,且核電禁令導致國內發電成本偏高,意大利的能源價格遠高于歐洲主要經濟體。數據顯示,意大利平均能源價格為每兆瓦時98.38歐元,而德國和法國分別為55.96歐元和29.78歐元。對于能源密集型行業而言,電力成本可占總生產成本的45%,過高的能源價格嚴重削弱競爭力。
此外,歐洲市場需求疲軟,加之汽車行業向電動化轉型,意大利汽車制造業受到沖擊。2024年內,意法合資車企斯泰蘭蒂斯(Stellantis)多次宣布對意大利工廠進行裁員。
與此同時,歐元區銀行信貸政策趨緊,中小企業融資環境惡化,面臨生存壓力,進一步限制經濟復蘇的潛力。意大利央行年初公布數據,去年11月,意銀行對企業的貸款已連續第22個月下降。
面臨多重困難 希望與挑戰并存
面對經濟下行壓力,意大利政府已出臺多項措施以緩解企業和家庭負擔。
就業市場方面,政府于2024年初宣布一項總額為5億歐元的扶持計劃,以推動都靈及周邊地區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培訓相關技術人才。
此外,政府還推出一系列招聘激勵政策。自2024年9月1日起,符合條件的雇主在招聘35歲以下年輕人時,可獲得兩年100%社保繳費豁免。同時,企業雇傭長期失業女性亦可享受稅收減免。
針對電力和企業能源成本高企問題,意大利政府正計劃重啟核電計劃,打造意大利第一座小型模塊化反應堆。有分析指出,核能對于減少排放和確保穩定的電力供應至關重要。
然而,政府舉措能否有效緩解當前的經濟壓力仍是未知數。尤其是在全球貿易環境不確定的背景下,意大利的出口導向型經濟模式可能面臨更大挑戰。
過去15年里,由于國內需求疲軟,意大利經濟逐漸依賴出口。意大利國家統計局上周發布的《2025年生產部門競爭力年度報告》指出,若美國與歐盟爆發貿易戰,意大利將面臨極大的經濟風險。
綜合來看,2025年意大利經濟仍將處于調整期。短期內,收入增長乏力、貧困風險上升、全球貿易風險等挑戰不可忽視,政策實施效果和外部經濟環境將決定其復蘇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