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eel:成本壓制、旺季失靈,一季度無縫管市場供需格局演變
古人有云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季度的情況對全年行情走勢有這一定程度的影響,也時刻影響著貿易商對于整年的信心強弱。隨著國內重要會議閉幕,各鋼鐵市場邏輯逐步回歸基本面,關稅政策落地持續影響市場對于需求變化的擔憂,一季度全國無縫管供需基本面有何變化?筆者將將要分析:
一、成本驅動與政策博弈
?
根據圖表顯示,無縫管108*4.5全國均價在2023年、2024年和2025年呈現出明顯的季節性變化。2023年價格較高,年初接近5200元/噸,隨后逐漸下降,年底降至約4400元/噸。2024年價格略有波動,但總體趨勢也是下降,年底價格與2023年相近。2025年價格較為穩定,維持在4400元/噸左右。總體來看,無縫管價格在這三年間呈現出下降趨勢。從近期鋼材原料角度來看,鐵礦石價格偏弱運行,青島港61.5%PB粉報價763元/噸,周環比下跌22元/噸。焦炭市場價格也偏弱,焦企生產情況穩定,但原料煤價持續承壓。廢鋼價格則因需求疲軟而下跌,全國45個主要城市重廢平均價下調9元至2112元/噸,鋼材價格成本支撐明顯減弱。
從宏觀經濟角度來看,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國內房地產市場依然低迷,1-2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9.8%,新開工面積下降29.6%。盡管基建投資有所增加,但整體需求恢復緩慢,市場信心不足。此外,國際貿易摩擦加劇,無縫管出口面臨壓力。
二、旺季不旺成常態,新能源基建或成結構性機會
?
根據Mysteel樣本貿易企業無縫管日均成交量數據(2023-2025年),無縫管市場呈現顯著的季節性波動與需求分化趨勢。從年度對比看,2023年日均成交量峰值出現在3-5月(15000-17000噸),受傳統施工旺季驅動;但年底降至5000-7000噸低位,反映地產與基建需求趨弱。2024年成交量整體下移,全年波動區間收窄至6000-13000噸,主因宏觀復蘇乏力,疊加房地產投資持續收縮導致市場需求疲軟。季節性特征仍存:淡季(1-2月、7-8月)成交萎靡,旺季(3-6月、9-10月)小幅回暖。
預測至2025年,成交量或小幅回升至7000-14500噸區間,但仍低于2023年水平。下半年預期改善更明顯,主因市政管網改造、新能源基建(如氫能管道)等項目發力。但風險仍存:3-4月需求強度需驗證地產政策落地效果,而貿易摩擦可能抑制出口訂單。
綜合來看,無縫管成交量的“旺季不旺”將成為常態,需求增長依賴政策驅動的結構性機會,企業需聚焦細分領域(如高壓流體管、低碳場景專用管)以對沖傳統需求下滑壓力。
無縫管生產延續回升,庫存優化與結構分化并行
?
3月中旬國內樣本無縫管企業周產量達34.60萬噸,產能利用率增至75.18%,開工率環比提升2.46個百分點至49.18%,顯示春節后生產逐步恢復。庫存呈現分化:廠內成品庫存降至61.89萬噸(環比-1.19萬噸),原料庫存微增0.48萬噸至30.30萬噸,反映企業基于訂單回暖謹慎補庫。
縱向對比,產量較上月同期增長13.7%(月同比+4.41萬噸),廠庫較去年同期大降15.3%(年同比-11.20萬噸),印證需求邊際改善及庫存去化加速。值得關注的是,產能利用率同比上升8.26個百分點,但開工率微降0.82%,表明行業正通過淘汰低效產能、提升生產效率實現結構優化,頭部企業更傾向高端管材(如核電、高壓鍋爐管)生產。
短期展望:生產回暖受基建復工支撐,但成品庫存仍處中高位,企業擴產或保持謹慎;中長期行業將繼續向“高集中度+高端化”轉型,新能源基建及市政管網更新需求或成新增長點。
四、全年展望:供需弱平衡下,強化高端突破與政策紅利
綜合一季度數據及趨勢,2024年無縫管行業將面臨“需求弱復蘇”與“供給強優化”的雙向拉鋸。盡管生產端在節后持續恢復(產能利用率環比抬升),但成本支撐減弱(鐵礦、焦炭價格下行)疊加地產鏈疲軟,傳統需求增量空間有限,全年價格或維持低位震蕩。值得關注的是,政策驅動的結構性機會正逐步顯現:新型城鎮化推進市政管網改造(釋放中大口徑管需求)、氫能管道布局加速高端管材技術攻關,以及海外“一帶一路”項目對沖國內過剩壓力。
生產企業突圍需聚焦三重方向:
1.降本增效:依托短流程工藝降低碳排放,尋求廢鋼資源保供; 2.高端替代:突破核電用管、深海油氣管等技術壁壘,搶占進口替代市場; 3.場景綁定:聯合下游新能源企業定制化開發耐腐蝕、高強度專用管材。
盡管挑戰嚴峻(貿易摩擦升級、焊接管替代),但行業轉型窗口期已至——只有緊扣政策導向與技術創新,才能在“弱需求”常態中開辟結構性增長新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