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eel:限產結束鐵水回升 成本推漲邏輯能否成立
前言:春節后歸來,下游需求始終恢復緩慢,市場主要通過鐵水復產正反饋到原燃料帶來成本推漲以及重要會議召開的向好預期兩方面來交易上漲行情。不過重要會議召開期間多地發布重污染天氣預警,高爐企業及調坯軋材企業生產受限,鐵水產量恢復速度暫時放緩,加之市場傳出粗鋼壓減消息,原燃料價格承壓;疊加宏觀利好情緒逐漸消退,短期現貨市場量價均表現沉寂。但隨著限產結束后鐵水產量恢復重啟,重新修正原燃料需求表現,成本推漲邏輯能否繼續,現做簡要分析。
一、鐵水預計回升至233-234萬噸
春節開市后Mysteel所調研的247家樣本鋼廠高爐日均鐵水產量震蕩回升,且截至3月14日最新一期數據來看,陽歷同期與農歷同期分別高于去年3.75%和4.16%,相對高位的鐵水產量前期確實對原燃料起到了較強的需求支撐,不過自3月6日部分鋼廠陸續減產,接下來一周的鐵水產量環比僅增加0.08萬噸,這個增量數據不管是對于原燃料的實際需求帶動抑或是市場心態均帶來了利空的影響。不過隨著12日限產解除,高爐陸續復產,按照Mysteel調研估算來看,預計本期鐵水日均產量將恢復至233萬噸水平上下,對原燃料剛需將起到一定增量修復作用。
二、鐵礦基本面是否有支撐
鐵水產量重新進入快速回升通道,將帶動鋼廠對于鐵礦的剛需補庫,尤其目前鋼廠廠內庫存處于正常水平且年同比低位,鋼廠現貨采購仍有改善空間;此外,鐵水產量修復除現實意義外,更多也體現在對市場交易看漲心態的提振,故在鐵礦自身基本面來看或存在反彈預期,高度約在800-810元/噸之間,上方空間有限,主要也是受到一下幾個方面因素的制約:
·首先,前期因發運問題,近期鐵礦到港量將大幅增加,且鐵水復產的增幅或難以抵沖到港變化,港口庫存預計止降轉增出現明顯累積,對價格端形成抑制;
·其次,雖鋼廠利潤尚存,但回吐后有所收縮,為警惕“增產不增利”的困局出現,鋼企將一定程度上向上要利潤,也將制約礦價的反彈高度。
三、雙焦基本面運行如何
鐵水產量回升對于雙焦的影響可能情緒面要大于現實面。主要因為從基本面來看,雖然自去年10月份至今,焦炭已經歷十一輪提降,整體降幅超500元/噸,創下2017年以來的市場新低,但是成本端讓利后焦炭尚有利潤,故焦企維持較高的開工率及庫存使得焦炭基本面表現仍舊處于供應寬松狀態,故第十二輪提降預期仍較強。
另外,根據當前的雙焦供應水平測算來看,焦炭平衡點在236,焦煤平衡點在239,鐵水產量的回升會一定程度上緩和供需矛盾,但短期233-234萬噸的產量水平仍存缺口,難以快速匹配焦炭的高供應格局,加之焦企尚有利潤,將共同成為制約雙焦價格的核心。
四、成品材需求表現能否跟進
進入三月份,下游需求可見的在邊際修復,雖然持續性有待時間進一步驗證,但是從數據表現以及市場調研結果來看確有所好轉,不過制造業與建筑業仍存一定分化。
·制造業需求:下游制造業在季節性回暖的背景下,終端行業諸如小家電以及門業近期接單情況良好,帶動相關冷軋企業接近滿負荷生產,從而帶動熱軋板卷的庫存消化以及表觀需求數據均表現出較強的韌性,尤其三月中旬期熱卷表需數據以331萬噸的水平創近八年同期最高水平,且在供需雙增背景下,表需高點或在未來1-2周內出現。雖然后期出口市場對需求的支撐作用明顯減弱將對內需構成一定壓力,制約價格高點,但是短期內內需的回升將一定程度上延續熱卷價格的修復窗口期。
·建筑業需求:建筑業需求恢復表現雖沒有制造業那般亮眼,但也處于季節性回升軌道之內,且隨著北方采暖季結束施工逐步恢復,預計下游需求至少有15萬噸的增長空間,且目前建筑工地資金到位率略高于去年同期,對需求的修復存一定支撐。但目前螺紋最大的矛盾在于利潤維持下的高產,數據顯示,近兩周226-227萬噸的產量水平已超過去年上半年旺季222.1萬噸的高點,而庫存去化的速度卻低于去年同期無法較好匹配目前的產量增速。所以短期內螺紋價格雖仍存修復窗口,但背后仍蘊藏著承壓回落的風險。
綜述
鐵水產量重新回升對于鋼廠采購原燃料確存一定剛性支撐,不過基于鐵礦本身到港量的大幅增加以及港口庫存的積累,其價格反彈幅度相對有限;而焦炭自身寬松的供應格局及利潤空間使其仍有再次提降的預期。所以短期內的鐵水復產帶動成本端大幅推漲的邏輯相對較弱,不過趨勢向上而空間有限。反而需求端的季節性改善短期內對鋼材價格或起到一定支撐,當然不同品種間仍有所分化。
除關注高頻的基本面數據變化外,3月底4月中旬,仍需關注粗鋼壓產的政策消息以及一季度國內經濟數據的公布是否能催生新的增量政策出臺,而對鋼市帶來的突發性擾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