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eel:卷螺差逐步走擴下的市場解析
?卷螺差即熱軋卷板與螺紋鋼價差,是鋼鐵產業鏈的重要價差指標,其波動本質上是建筑材與板材供需矛盾、生產結構差異及政策擾動交織作用的結果。在2018年11月之前,由于熱卷的生產工藝相較于螺紋鋼更為復雜,熱卷的成本通常高出螺紋150-200元/噸。然而,自限制穿水工藝后,這一成本差異縮小至100元/噸以內。一旦卷螺差突破了成本區間,就意味著兩者的驅動出現了差異。隨著近期卷螺價差的逐漸走擴,那么驅動因素有哪些呢,筆者將從以下幾點詳細解析。
?一、需求與產業韌性分化
回看近三年數據,一季度價差位于0-150元/噸之間,且年初的價格均在50以內,2月至3月價差逐步走擴至100-150元/噸。從需求端來看,螺紋鋼作為典型的建筑材,與房地產及基建投資高度綁定。隨著房地產領域的持續低迷導致螺紋需求長期承壓,盡管基建投資通過逆周期調節對需求形成一定支撐,但難掩總量收縮的趨勢。相比之下,熱卷作為工業材的代表,下游覆蓋汽車、家電、造船、風電、機械制造等多個制造業領域,需求韌性更為突出。
?
數據來源:鋼聯數據
節后熱卷下游制造業開工早于螺紋鋼下游基建和房地產,從節后短期需求表現來看,熱卷強于螺紋鋼。制造業復工復產一般集中在春節后一周內,正月十五以后,制造業基本進入全面復工的狀態。而基建和房地產項目開工偏晚,正月十五之后隨著農民工陸續返程逐步啟動。因此,從熱卷和螺紋鋼的需求表現可以發現,熱卷表需往往在春節之后3-4周恢復到正常水平,而螺紋鋼需求通常要在節后5-7周才能恢復到常規水平。與此同時,特朗普上任后加征關稅或需要一個過程,熱卷一季度搶出口仍將持續,短期外需拉動仍存。進一步強化了熱卷需求的抗周期性,推動卷螺差從階段性低位100元/噸附近持續擴大至186元/噸區間。?
數據來源:鋼聯數據 ?
?二、供應端長短流程互相博弈
生產端來看節后鋼廠檢修結束陸續增產,以生產螺紋鋼為主的電爐,復產往往較快,通常節后三周左右集中恢復。據不完全統計,今年華東和華南地區電爐節后復產多在2月中旬。截至3月14日螺紋鋼產量恢復,合計增量10.29萬噸,隨著短流程鋼廠產量達頂,目前復產主力轉向高爐企業。
?
數據來源:鋼聯數據
? 從熱卷歷史增產情況來看,節后三周內增產相對有限,節后五周至七周增長幅度較為明顯。當然也需要結合鋼廠自身庫存和市場價格利潤變化。整體來看,春節之后3-7周,熱卷供需結構相對螺紋鋼的供需結構往往更為樂觀。
數據來源:鋼聯數據
? 3月首周,螺紋鋼產量增至220萬噸附近,主要受鐵水流向調整及卷板減量影響。隨著卷螺差擴大至150元/噸以上,鋼廠轉產螺紋的動能或減弱,但螺紋實際產能潛力仍高達330-380萬噸,未來增產空間仍取決于需求強度。熱卷市場則因廣西盛隆冶金檢修及華南出口分流,供應趨緊。供應端的結構性特征是卷螺差波動的重要驅動因素,短期價差或有進一步分化趨勢。 ? ?
??三、資金壓力分化
螺紋方面,?地產資金到位率低迷,1-2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0720億元,同比下降9.8%,降幅比上年全年收窄0.8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投資8056億元,下降9.2%,降幅收窄1.3個百分點。新開工面積持續萎縮,疊加建筑項目回款周期拉長(全國工地資金到位率僅43.6%),螺紋鋼終端需求恢復受阻,進一步壓制螺紋鋼價格彈性。盡管基建項目對地產需求缺口形成部分對沖,但地方財政壓力及專項債資金落地偏慢,導致建材成交活躍度不足。加之區域復工率同比下滑,部分地區鋼廠低價資源沖擊市場,短期螺紋鋼價格反彈缺乏持續性支撐。 ?
數據來源:鋼聯數據
數據來源:鋼聯數據 ??
熱卷方面,?出口資金回流放緩?,海外經濟衰退預期升溫,熱卷出口量邊際下滑,疊加國內制造業利潤增速放緩,熱卷價格上行面臨資金流入不足的制約。?熱卷下游汽車、機械等行業資金需求相對剛性,且家電出口訂單韌性仍存,短期內熱卷總庫存或維持小幅去化,價格相對支撐性較強。
總結:短期卷螺差受螺紋需求疲軟壓制,或延續走擴;中期關注政策限產執行及需求季節性切換,卷螺差有望修復。但粗鋼具體方案及區域分配細則尚未明確,若執行力度偏弱,熱卷供應收縮邏輯可能證偽。需警惕政策落地不及預期及外部需求下滑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