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eel:熱軋帶鋼市場呈現供需結構性矛盾 “金三銀四”仍然值得期待
近期熱軋帶鋼市場呈現供需結構性矛盾:盡管鋼廠集中檢修導致供應端收縮,且下游庫存去化速度加快(周度庫存環比減少7.14萬噸),但價格并未同步走強,反而震蕩趨弱。而原料方面,3月12日開啟第十一輪焦炭提降,焦炭偏弱格局始終難破。盡管鋼廠通過品種結構調整和產能彈性運營維持了整體利潤,但終端需求疲軟與原料成本塌陷形成的負反饋循環仍未打破。這些現象的背后,是多重因素交織作用的結果,下面筆者根據以下幾點進行簡要分析。
一、市場價格承壓運行
從價格來看,截至3月14日全國主流城市355mm系列窄帶均價為3395元/噸,月環比上漲22元/噸,年同比下跌404元/噸,2025年一季度均價較去年同期顯著下滑。這一趨勢主要由以下四方面因素驅動:一是春節前鋼廠在利潤尚可的支撐下生產意愿高漲大量接單,市場整體供給壓力較大;二是下游冷軋鍍鋅企業及管廠訂單量不及預期,補庫意愿低迷,多以“一單一議”的短期采購為主,用鋼需求尚未集中釋放;三是在社會庫存偏高的現狀下貿易商為緩解資金壓力,普遍選擇降價去庫,進一步削弱價格支撐;四是宏觀層面的海外貿易摩擦升級、國內粗鋼壓產消息以及鐵水成本支撐減弱等因素疊加,導致市場對政策預期搖擺,投機情緒降溫,市場價格承壓運行。
二、供應仍處于收縮周期
從供應數據看,截至3月14日,Mysteel全國重點熱軋帶鋼生產企業開工率為63.46%,月環比上升5.91%,年同比下降3.83%;全國帶鋼產量為195.46萬噸,月環比增加17.3萬噸,年同比減少13.9萬噸,整體供應較去年同期顯著下降。這一數據變化表明,雖然短期產能有所恢復,但由于近期鋼廠集中檢修停產,整體供給仍處于收縮周期。
三、需求或將加速修復
截至3月14日,全國熱軋帶鋼表觀消費量為205.45萬噸,呈現顯著的季節性環比復蘇,較上月增長32.05萬噸,年同比下降1.1萬噸。這一矛盾數據反映出當前需求端呈現“環比修復、同比承壓”的雙重特征,而且華北作為帶鋼核心消費區域,受環保限產政策持續影響(如河北多地啟動重污染天氣橙色預警),終端加工企業開工率受限,壓制短期需求釋放。隨著3月中下旬后政策資金傳導效應顯現,預計帶鋼表需或將進入環比加速修復通道。
四、庫存延續降庫趨勢
從庫存來看,自2025年春節后,全國熱軋帶鋼社會庫存呈現持續降庫趨勢,截至3月14日,庫存總量已從2月27日的131.20萬噸降至112.076萬噸,庫存水平仍舊偏高。這主要是市場期現套保資源占比顯著,這部分庫存流動性受期貨價格波動影響較大,而非完全反映現貨市場供需。因此,盡管庫存總量較高,但貿易商實際拋壓有限。雖然鋼管、鍍鋅等主要下游行業開工率不斷提升推動帶鋼消化節奏加快,疊加下游廠家庫存偏低現狀,市場開啟剛需補庫周期。但受制于終端需求復蘇緩慢,采購仍以“小批量、多頻次”為主,并且鋼廠挺價策略與下游接受度的博弈將影響去庫連續性。
五、總結
2025年政府通過多領域政策組合進一步強化對實體經濟的支持。財政部延長設備更新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實施期限,疊加“兩新兩重”戰略深化落地,機械制造、光伏及能源設備產業鏈的用鋼需求潛力逐步釋放。與此同時,國家發改委持續實施粗鋼產量調控政策,通過減量重組與產能優化對成材價格形成支撐。供需方面,鋼廠因利潤進行產品生產調配,整體供應壓力不大。終端項目上資金到位率同比改善,近期全國項目開工率在70%左右,需求或將進一步顯現,目前整體處在供需相對緊平衡的狀態。筆者認為在春暖花開的“金三銀四”里,熱軋帶鋼價格或呈現“震蕩趨強、漲幅受限”的格局。最后,筆者建重點關注三方面動態:一是粗鋼產量調控政策在各省的具體執行力度;二是設備更新貼息政策帶動的細分領域訂單落地情況;三是鐵礦價格與成材利潤的邊際變化對供應彈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