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議息周震撼登場:鮑威爾會否也將對美股大跌“見死不救”?
隨著美聯儲議息周的來臨,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本周將面臨一項棘手的任務:既要向投資者保證經濟仍保持穩健,又要傳遞出政策制定者隨時準備在必要時采取行動的訊息。
盡管這位美聯儲主席曾高調宣揚美國經濟的韌性,但過去一個月里,由特朗普迅速升級的貿易戰引發的不安情緒,已導致美股大跌,債券收益率同樣走低,消費者信心也因對經濟前景的擔憂加劇而極速下滑。
“鮑威爾需要發出某種信號,表明他們正在關注局勢,”瑞穗證券美國公司宏觀策略主管Dominic Konstam表示。他警告稱,盡管美聯儲主席可能會明確表示官員們不以股市為調控目標,但政策制定者顯然也不能忽視近期市場的滑鐵盧。
白宮政策陰霾
從此次利率決議的本身看,盡管外界普遍預期美聯儲在3月18日至19日的會議上幾乎鐵定將維持基準利率不變,但利率期貨市場的交易員們眼下已認為今年最終降息三次的可能性很高——很可能會從6月就開始。
這無疑將令美聯儲每隔一季度發布的利率點陣圖成為人們的焦點所在。在去年12月的利率點陣圖中,美聯儲官員們普遍預計今年將降息兩次。一些投資者警告稱,如果官員們繼續發出2025年只降息兩次的信號,那么美聯儲主席可能就更有必要強調,如果勞動力市場不景氣,央行愿意調整借貸成本。
“從邊際效應看,美聯儲可能讓情況略好或略糟,”Marlborough Investment Management投資組合經理James Athey表示,“但顯然他們也無法完全安撫市場,因為對市場情緒的沖擊主要來自白宮。”
這些來自白宮的沖擊,除了對美國最大貿易伙伴不斷升級且反復無常的關稅威脅外,還包括了特朗普政府并未采取太多措施淡化美國經濟的衰退風險。特朗普在3月9日表示美國經濟正面臨“過渡期”,其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更是揚言美國和市場需要“排毒”。
目前,對美聯儲貨幣政策最敏感的兩年期國債收益率已從1月中旬峰值下跌近了60個基點,本月觸及3.83%的谷底,創下了五個多月新低。而盡管上周五美股有所反彈,但在此前經歷了一輪猛烈拋售后,標普500指數也已一度較峰值累計下挫了10%,步入了技術性回調區域。華爾街所謂的“恐慌指數”VIX上周則一度攀升至了去年8月以來最高水平。
隨著美聯儲官員們本周將發布可能揭示其如何看待特朗普政策對經濟影響的最新經濟預測,這些市場動蕩無疑推高了決策風險。預計美聯儲政策制定者周三將略微下調今年增長預測,并上調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通脹展望。
兩難抉擇
不過,鮑威爾可能仍不愿在未附加任何關鍵前提的情況下,向投資者“承諾”美聯儲將在經濟初現疲態時立即行動:官員們將需要看到通脹正可持續地向2%目標邁進、且未來物價增長預期保持穩定的更多證據。
富國銀行高級經濟學家Sarah House表示,“我們可能仍將聽到如下老調重彈的信息:即經濟仍保持穩健,現行政策處于有利位置,使美聯儲能針對頑固高通脹或更顯著經濟放緩做出反應。但現在我更想聽到的是,他們如何更清晰地平衡雙重使命的更多細節。”
美聯儲長期以來的“雙重使命”,包含了促進物價穩定和充分就業兩部分。盡管2月份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上漲速度放緩,生產者物價指數(PPI)與上月持平,但美聯儲首選的通脹指標——PCE物價指數的構成要素卻在很大程度上更為堅挺。與此同時,一項受到密切關注的衡量長期通脹預期的指標已連續第三個月走高,并攀升至了逾三十年高位。
德意志銀行首席美國經濟學家Matthew Luzzetti表示,這些數據限制了美聯儲在經濟疲態更直接體現在就業市場前采取行動支撐經濟的能力。他指出,具體的疲態可能表現為非農就業增長疲軟、失業率上升或裁員激增。
“存在大量不確定性,這些因素可能傳導至硬數據,但政策制定者將保持觀望態度,等待是否會發生這種情況,同時我認為,他們正看到更多證據表明其抗擊通脹的任務尚未完成,”Luzzetti表示。他預計美聯儲今年不會降息。
根據業內此前對經濟學家的一項調查,如果美聯儲在通脹仍處高位的情況下遭遇經濟走弱,三分之二的受訪者預計聯儲官員們將維持借貸成本不變。
美聯儲政策前景的復雜性還在于,特朗普政府提出的減稅和放松監管等其他政策可能在數月內提振經濟和通脹。鮑威爾及其同僚們已強調,他們正在觀察特朗普政策的"凈效應",并希望在調整政策前對整體影響有更清晰認識。
"盡管不確定性高企,但美國經濟仍處于良好狀態,"鮑威爾本月初在紐約的一場活動(這也是他在本周議息會議前的最后一次公開講話)中表示,“我們無需匆忙行動,完全有能力等待更清晰的信號。”
縮表疑云
除了利率方面外,華爾街策略師本周還將密切關注美聯儲關于暫停或進一步放緩縮表速度——即量化緊縮(QT)的任何暗示。美聯儲1月份的會議紀要顯示,多位參與者指出,在債務上限問題得到解決之前,考慮暫停或減緩資產負債表縮減可能是適當的。
當時的紀要顯示,美聯儲官員認為,在美國政府就支出計劃爭論不休且法定借款上限將影響財政部如何管理現金的情況下,想要獲得對市場流動性的清晰解讀已成為一項挑戰。
換言之,不少美聯儲官員擔心的是,在債務上限問題的干擾下,很難知道金融市場是否依然具有充足的流動性。而這對于美聯儲持續減少其美國國債和抵押貸款債券持有量至關重要。
美聯儲縮表的指導原則是將銀行準備金供給從“過剩”狀態轉變為“充足”狀態,即在“短缺”之前就結束縮表,以努力避免類似2019年9月的事件重演。當時在量化緊縮政策的最后階段,過多的流動性被從金融系統中抽出,迫使美聯儲不得不轉而積極地重新注入流動性。
對此,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美國利率策略主管Blake Gwinn表示,支持3月行動的理由是美聯儲已就此展開過討論,因此不妨可以付諸實施——他們完全可以先暫停QT,并在稍后重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