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eel曹劍勇:4月板帶材月初無明顯矛盾 月底表需見頂矛盾或將累積
進入4月板帶材消費或將進入一個平穩期,國內下游消費訂單或將呈現持平狀態,而供應在有利潤的情況下,繼續維持高位,這樣的結構難以緩和當前的矛盾,對于庫存就屬于一個高位徘徊,難以快速下降的結構。不過就Mysteel調研和市場反饋,當前制造業消費訂單并沒有出現明顯的增量,但企業現有庫存則處于相對高位水平,這對于消費強度稍有下滑,未來訂單難以增量的情況下,消費彈性主要有韌性,但增量空間則相對有限。從邏輯上而言,供應高穩,消費韌性在彈性不大,其供需結構較難出現大幅的改善。
從4月份供應的結構面看,鋼廠總檢修量有所下降,產量會有所回升。從速率上講,3月份產量短期呈現見底,4月產量日均回升約2-2.5萬噸/天。產量高點也將由610萬噸回升至630-635萬噸水平,整體供應仍會繼續維持在高位水平。
從國內宏觀趨勢看,2月份CPI的回升打破了市場對于消費信心支撐的預期,外加近期資金到位率依然偏差,信心影響有所體現。從大會結束后,資金總量預期給的較為明確,但實際落地并未達到預期調整,這對于未來政策的期待性就出現明顯打折扣的情況,給于市場情緒出現見頂。目前看政策仍在抗通縮狀態,資金儲備較多,但并未出現其落地和用途出現,這對于市場實際的消費支撐難以帶來增速的過程。因此未來長期或將處于調結構的趨勢,但對于基本面之間的博弈會持續維持。核心原因在于產能、產量彈性,這也是3月份看到不溫不火,4月份不減量或者無政策的情況下,則會出現的過剩預期。
從Mysteel熱軋平衡表測算看,4月份熱軋供應回升,國內消費彈性不大,但出口消費會有分化,但總量依然會受到反傾銷制約而呈現下降,環比下降比例預估在7-8%的水平,約在50-70萬之間。因此從路徑推演看,4月份價格頂部上限仍是東南亞轉口貿易的上限價格,而底部則是鋼廠的成本線。但當前控量擾動較大,因此產量維持,對于國內消費增量要求則會加大。如“內需小幅增加”“鋼廠供應回升”“出口總量下降”這對于供應與消費看矛盾反而是出于積累狀態。
一、3-4月板帶材供需基本面
1、熱軋板帶材3-4月份熱卷供應維持高位 4月份熱軋日均產量呈現回升
從3-4月份的產量預估看,3月上旬產量偏高,下半個月檢修減量增加,但熱卷產量環比回升。而當前鋼廠利潤快速回升,4月份鋼廠檢修總量則出現明顯下降,這也導致鋼廠在訂單沒有明顯壓力的情況下,對于其產量支撐帶來幫助。4月份目前看,沒有較多的新增檢修,基本移額定檢修為主,所以供給短期難以下滑。從目前卷板和螺紋利潤看,卷板利潤略高于螺紋利潤,這對于未來轉換的可能性則有所下降(熱卷產量基本打滿,螺紋難以向熱卷繼續轉量),這就是市場難以調整的核心原因,所以不考慮“政策出現的減量,只考慮市場化行為出現的反饋”,那對于其結構則會形成向上擠壓利潤的行為出現。
鋼廠就4月份出廠價格以平為主,核心是市場信心偏差,跌價后制造業利潤有所出現,這就導致鋼廠訂貨不會出現斷崖下降。從制造業訂單的角度看,訂單并沒有明顯增量,不過就在手訂單維持對于消費也可以出現短期維持的情形。雖然短期反傾銷頻繁,但短期搶時間窗口出海的情況尚存,這導致國內總的消費壓力不會出現快速堆積。不過在4月份出口接單預期會有所下滑,在5月份或將給于市場供需帶來矛盾體現。
圖1:4月熱軋鋼廠檢修對比圖
2、熱軋板帶材3-4月份需求端情況
4月份需求調研看,出口壓力或將繼續增加,國內消費則會出現逐步好轉。就4月份市場供需矛盾看,國內消費增量,海外消費因“轉口”成本上升而出現下降,整體需求結構發生轉變,就整體消費看,總量預期或將小幅回升但因此出口下降,因此增幅約為0.5-1.2%水平。
分拆情況看,國內對于需求悲觀的點在于,資金到位率整體偏少,天氣回暖速度較慢,從數據角度觀察需求恢復速度較慢,這也是導致價格下滑的主要原因。從分拆的幾大行業看:1、基建的復工速度較快,但資金到位率一直處于小幅增加,這對于采購量多以剛需為主,不過資金回籠情況同比進度偏慢,這會導致消費的彈性并不足;2、制造業訂單可維持,但新增總量依然偏少,短期仍處于“補庫”和“剛需”為主,短期增補意愿不強,因此只能維持韌性消費,但對于總量可提升的空間和彈性依然偏低;3、出口并未完全隨著“關稅”出現而出現大幅下降,主要的原因則是在于價格下跌后,出口競爭力也會逐步出現。因此雖然減量有所體現,但總體減量會較預期相對偏少;4、間接出口反傾銷量依然不大,出口緩和國內矛盾,仍是解決國內“再生產-再采購的核心”,因此在制品反傾銷未大量出現前,這對于消費的可支撐力度則依然存在。所以從這一實際消費結構看,國內需求仍可繼續維持,海外出口依然看價格,這也是導致未來需求與風險可累積的空間不會過于明顯的主要原因。
從海外的情況看,海外消費不溫不火,歐美價格回升較快,但東亞和東南亞出口價格并沒有呈現快速跟進,這對于市場消費回升推動則較為緩慢。這一結構最終會導致,市場競爭壓力會繼續增加,在競爭的環境下,對于國內的價格優勢仍是一個強烈的抑制。
圖2:3月底PMI同環比圖
二、3-4月份板帶材的核心支撐點
1、政策預期尚存 剛需補庫動能繼續維持
年后市場整體恢復速度較為緩慢,但恢復動能依然維持,因此給于市場節奏和時間有所拉長。特別是資金狀況在逐步好轉的情況下,這對于未來消費預期回升帶來一定幫助,對于市場信心可以起到支撐。就未來情況看,消費的矛盾難以快速體現,訂單剛需仍可繼續維持。就目前mysteel調研的下游庫存看,下游庫存仍有持續購買的意愿,整體庫存處于平均水平,因此整體韌性尚存,但彈性并不強,這對于消費在旺季時段不會出現明顯變化。不過需要觀察的是,企業訂單在這一過程中變化的并不明顯,這也體現了消費未來預期變化不會過于明顯。又或者回升速率不強,速度緩慢,消費頂點回歸速度偏慢,最終會給于市場帶來大波動調整。
2、 出口減量預期雖然出現 但制品出口繼續維持邊際消費并無明顯變化
近期反傾銷頻發,但最終落地仍需時間,因此在3-4月份時間窗口期依然存在,對于短期出口消費動能尚存。這對于4月份出口量影響不會過于明顯(越南減量40萬,算上折算替代出口部分;韓國1個月內暫無影響;臺灣1個月內暫無影響),因此按照4月份出口而言,依然可以持續維持,總減量有限。而鋼廠目前反饋,國內訂單雖然一般,處于勉強可訂出去的水準,再加基建資金到位率回升,消費上升,所以內需+外需整體平衡下來仍有小幅上升的趨勢,從需求角度看,高點或將在4月份有所體現。
另一方面,鋼廠近期利潤存在,鐵水還在逐步復產過程,這對于原料會起到較強的支撐。因此在這一結構下,短期“政策”不落地,消費繼續回升,產量繼續回升,整體正向向上的驅動仍然存在,這對于市場而言或將形成向上慣性。
三、3-4月份國內板帶材主要的風險點
1、產量繼續回升 容易出現表需高點 國內需求回升 海外價格上限難以打開
4月份鋼廠檢修有所減少,產量預期會再度增加,表需與市場消費高點或將在4月初出現。從產量檢修量統計看,4月初產量或將達到上半年的高位水平,當前市場對于價格買單的情緒并不高漲,價格在3400元/噸以上,市場接受度則呈現下降。因此這對于市場而言,當前價格仍需要一定時間等待訂單和資金到位回升,才會逐步回升。這一情況看,高點所帶來的回升動能與空間難以形成有效打開。
從直接出口看,海外鋼廠出廠熱卷價格繼續回升,但回升速度有所放緩,出廠在490-500美金水平。雖然歐美價格回升速度較快,但東亞與東南亞原產國,熱卷出口價格抑制依然存在,海外客戶要價與國內出口價差遍在25-30美金以上,報價約在FOB465-475,成交價格則在FOB460-470之間。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海外價格并未出現快速回升,那對于價格可提升的空間也相對有限,這就是在國內消費平穩,出口消費仍占比較大,對于出口價格的抑制更為突出。
2、資金預期不差 但落地緩慢對于消費難以起到增量支撐
3月份大會結束后,市場專項債發放速度預期呈現增加,但實際增速回升速度并不及預期。資金層面到位速度依然偏慢,這一結構對于市場消費預期形成了一個明顯的抑制。從時間角度考慮,資金到位放緩,對于消費同比增速放緩,給于市場形成一個偏謹慎的觀望態勢。這對于未來的消費較難形成一個快速的回升,最終對于用量而言,偏謹慎的狀態,更多處于一個剛需采購,波動率難以放大,供需增量的“速度差”就會體現(供應增速快于消費增速,形成表需快速見頂,高度低于預期)。這對于國內而言,預期較高,進度慢,這則有可能會所出現預期差,從而使得未來風險波動加劇。
圖3:專項債新增量統計圖
?
總結
從4月份的情況看,短期消費韌性存在,需求尚未完全見頂,政策對于消費支撐繼續存在,這對于價格預期則會變成先漲后矛盾出來或表需見頂后,再出現向下調整,倒V字走勢或將出現。最大的風險則是政策落地,短期鋼廠仍有利潤,無減量預期,形成向上擠壓利潤的過程,最終矛盾觸發呈現下行風險。需要注意的點在于:1、利潤在回升過程中形成擠壓,何時出現需求高點;2、海外價格難以快速回升,價格的上限點再度形成上漲制約;3、國內供應回升速度大于國內需求回升速度,形成供需矛盾累積(庫存下降慢,中下旬甚至出現不降庫的結構)。從以上幾點看,對于4月份整個市場或將會呈現先上沖摸頂,到中下旬再出現需求減量倒逼生產減量的情況出現,形成月初價格高,月底高點出現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