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澳大利亞制造業PMI升至50.4點
金融分析公司標普全球(S&P Global)公布的最新數據報告顯示,2025年2月標普全球澳大利亞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S&P Global Australia Manufacturing PMI)為50.4點,高于1月的50.2點。
這是該指數連續第2個月處于枯榮線以上,說明澳大利亞制造業繼續擴張,且擴張程度略有增強。報告指出,雖然擴張的實際程度不大,但這已經是2023年2月之后的最高水平。
標普全球澳大利亞制造業PMI是根據產出指標、新增訂單指標、用工指標、供應商交貨時間指標和采購庫存指標計算得出的加權平均值。該指數高于50點枯榮線說明澳大利亞制造業正在擴張,低于50點則顯示該國制造業萎縮。
當月,制造業積壓訂單的數量有所下降,原因在于制造業仍然存在一定的過剩產能。受此影響,企業選擇不招聘新人填補離職員工留下的崗位,導致2月制造業整體用工水平有所下降。制造業的采購活動水平在2月繼續了近兩年半來持續的下降趨勢,雖然實際下降幅度不大。
價格方面,2月澳大利亞制造業面對的平均投入品價格繼續上漲,實際上漲的成本涉及原材料、能源和運輸等方面。同時,由于供應短缺和運輸延誤,企業的供應商交貨時間連續第20個月延長,但延長的幅度是2023年9月以后的最低水平。隨著成本上升,企業選擇將增加的成本負擔轉嫁給客戶,因此上調了產品銷售價格。不過,2月澳元的強勢限制了投入品價格漲幅,使這一漲幅3個月來首次減弱。這也導致產品銷售價格的上調幅度降至去年11月以后的最低水平。
最后,2月澳大利亞制造業的商業情緒仍然保持積極,商業信心水平上升至2022年4月以后的最高水平,只是仍低于長期平均水平。制造業企業希望通過加強市場營銷努力,依托經濟環境好轉以及降息帶來的支持,在未來12個月內提高產出。
標普全球經濟學家潘婧怡表示,2月澳大利亞制造業的商業環境持續改善。重新開始增長的新增訂單和達到近三年來最高水平的未來產出預期等前瞻性指標為未來幾個月制造業的產出增長提供了積極信號。同時,制造業面對的價格壓力有所緩解,而持續的通脹放緩趨勢將對未來幾個月的需求改善起到重要支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