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座談會意義有多大?多位首席解讀
這是一個注定被歷史銘記的重要日子。2月1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京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在聽取民營企業負責人代表發言后,習近平發表了重要講話。李強、丁薛祥出席座談會,王滬寧主持。
本次民營企業座談會意義重大,賣方研究給予較高評價。
銀河證券在研報中指出,這次座談會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民促法即將頒布背景下的一次里程碑事件,本次座談會對于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有助于提振微觀主體信心和市場風險偏好,打消國內政策不確定的疑慮,對于市場起到一錘定音的效果。
東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聯席所長蘆哲認為,此時召開會議,釋放了鼓勵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積極信號,對于激發市場活力、增強發展動力具有重要意義。本次座談會也將成為新一輪民企和科技乘風發展的起點,資本市場預計將顯著受益。
國盛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熊園指出,作為最高規格的民營企業座談會、時隔7年再度召開,無疑釋放了穩民營經濟的政策強音。總體看,對比2018年,本次有3大不一樣:節奏更快、硬科技含量更高、更為強調自主可控;“AI+機器人+新能源+農業”是重中之重;進一步推動民營經濟從“安心謀發展”到“大顯身手”。往后看,首要是抓落實,短期緊盯:3月4-5日全國兩會可能的新舉措;《民營經濟促進法》進展;因地制宜下,關注各地重點行業和企業。
華創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姚佩認為,企業家座談會提振市場信心,會后社融&信貸改善。從發言企業的行業分布來看,或呈現出“國產替代→制造強國→體制改革→科技先鋒”趨勢。
銀河證券:毫不動搖,一錘定音
就本次民企座談會實質意義而言,銀河證券在研報中提到了六大方面意義。
第一,會議召開本身釋放的信號意義:持續鼓勵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未來一個階段,對于民企“鼓勵”的態度將多于“規范”。
第二,民營企業要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堅守主業、做強實業。本次座談會更加重視發展的質量,即產業更高級、發展更協調。
第三,從參會企業看政策導向:“科技含量”進一步提升,民生消費也很重要。2025年參會企業在科技和消費領域明顯增加。
具體來看,2025年典型參會企業更多集中在新能源(寧德時代、正泰)、汽車(華為、比亞迪、小米)、半導體(韋爾半導體)、機器人(宇樹科技)、消費電子(華為、小米)、互聯網(阿里)、人工智能(深度求索)等領域。其中科技行業占比進一步提升,且科技行業所處生態鏈地位進一步提升,進一步向高端科技行業進軍,既肯定了過去民企在新質生產力相關領域的技術突破,又凸顯了當前政策層面對科技創新的全面支持。此外,兩次座談會均有農業、網絡安全相關公司參加,表明了糧食和信息安全是政策層面始終關注的領域。
第四,重點支持措施:進一步聚焦競爭性領域開放和民企資金流問題。2025年民企座談會提出“扎扎實實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是當前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工作重點”,意味著前期政策落地將進一步提速。預計2025年對地方非稅收入管理將有所加強,伴隨新一輪化債資金到位拖欠企業賬款亦有望得到解決。
第五,宏觀背景的“大拐點”:新一輪全球科技革命和國內經濟轉型。在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框架下,未來央國企和民營企業相輔相成,民營企業重在前端創新和后端市場化應用,央國企提供基礎設施和長錢長投等戰略性支持。
第六,政策支持的“大機遇”:關注《民促法》落地,民營企業或迎來估值重塑。當前全球資產對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的熱情不僅僅是基于短期科技突破的事件性因素,深層意義上是對中國經濟制度的重估,近年來國內科技領域的不斷突破實際上向全球資本市場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兩個毫不動搖”的優越性。
伴隨本次座談會召開,再次確立了民營企業的經濟地位,是繼去年一籃子政策轉向以來,資本市場的又一重要拐點。
蘆哲:特殊時點,民企座談會提振市場信心
蘆哲在研報中提到,從時間點來看,本次會議有三個重要背景。
一是時間在特朗普上臺、加征關稅落地后,在此時召開會議,體現了中央對民營企業的支持和呵護,也有助于穩定社會預期和信心;二是時間在民營企業取得重大突破之際,本次民營企業座談會的一大特點是具有較高的科技含量;三是會議時間在兩會之前,意味著后續支持民營經濟和科技創新的政策,可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部署,需要走法律流程的話,也能抓住兩會這個時間窗口。
整體來看,此時召開會議,釋放了鼓勵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積極信號,對于激發市場活力、增強發展動力具有重要意義。第一,強法治乃民營企業發展之根基;第二,重創新是民營企業前行之動能;第三,增信心為民營企業壯大之要義。本次會議的重要意義與2018年民營企業座談會一致,參考上次會后資本市場情緒顯著提升,創業板指開啟了一輪結構性牛市。
蘆哲認為,本次座談會也將成為新一輪民企和科技乘風發展的起點,資本市場預計將顯著受益。在當前民營企業帶來科技新突破的背景下,再次召開座談會,體現了高層穩經濟、穩市場主體的決心。關注后續金融、立法、營商環境等一攬子政策落地進展,進一步提振市場信心和情緒。
熊園:這次不一樣
就本次與2018年民營企業座談會不同之處,熊園在研報中深刻分析了五大方面。
背景看,自2018年11月以來,時隔7年再度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主因當前“民營經濟發展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疊加恰逢年初DeepSeek、宇樹科技等為代表的民企憑借硬科技迅速出圈甚至火出海外,亟待繼續給民營經濟打足信心、給足底氣、抓好落實。
客觀看,近年來穩民企一直是高層會議的高頻關鍵詞,也已發布系列穩民營經濟舉措,也多包含鼓勵民企參與科技創新、產業轉型等。
對比看,兩次座談會背景大體相似,此次座談會應是節奏更快、硬科技含量更高、更為強調自主可控,“AI+機器人+新能源+農業”是重中之重,也要推動民營經濟從“安心謀發展”到“大顯身手”。
具體看,政策執行上,首要是抓落實,“堅決執行、不打折扣”,抓手在于促進公平競爭、破除民企融資難、清償民企欠款、保護民營企業家權益等。
往后看,短期緊盯穩民營經濟相關部署,有3大特別關注:3.4-5全國兩會、近期應會加快發布《民營經濟促進法》、會后各地跟進召開民企座談會。
姚佩:或呈現“國產替代→制造強國→體制改革→科技先鋒”趨勢
姚佩在研報中提到,從發言企業的行業分布來看,或呈現出“國產替代→制造強國→體制改革→科技先鋒”趨勢。
企業家座談會提振市場信心,會后社融&信貸改善。2018年11月、2020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兩次召開企業家座談會,會后的半年內社融增速均出現明顯上行,增強企業信心,寬貨幣向寬信用傳導,實現全社會擴大投資再生產。
會后行業表現來看,2018年11月,明確國產替代,核心資產+TMT漲幅居前;2020年7月,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新能源優勢產業;2024年5月,獨角獸企業政策落地,TMT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