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eel:滄海橫流 鋼材市場砥礪前行
春節倒計時,市場商家陸續退場休市,按以往慣例此時鋼材價格本應平穩度假,但值此節點黑色價格卻在盤面的帶動下寬幅上行,此舉讓原本對后市行情看弱的商家百思不得其解。就市場實際情況來看此時價格的上漲并未帶動實際成交量的增加,節前價格空漲現象明顯,那么節后價格能否延續上漲趨勢呢?本文結合以下數據進行分享。
2024年出口最為亮眼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4年12月中國出口鋼材972.7萬噸,較上月增加44.9萬噸,環比增長4.8%;1-12月累計出口鋼材11071.6萬噸,同比增長22.7%;1-12月累計進口鋼材681.5萬噸,同比下降10.9%。
下面以成材表現較佳的熱卷為例,觀近五年數據來看,2024年的出口量可謂是一路長紅。但隨著北美洲某位相關領導人的勝選回歸,市場隨即開展了其政策主張的交易邏輯,市場驚濤駭浪涌起,國內出口量在此時出現下滑,同時亦有搶出口現象的存在,整體出口量相對往年來看依舊樂觀。就海外環境看,中美產業競爭是無法避免的,高額關稅會成為出口企業占比較大的痛點之一。
如哲學所言事物的本質決定了事物的發展趨勢 鋼材出口的不利局面,同時也能間接調控粗鋼產量。在國外出口量下降、國內供強需弱的情況下,熱卷產量隨之下降,隨著鋼廠檢修增多以及節前補庫節奏的放緩,市場現貨情緒較差,消化速度放緩,鐵水有繼續下滑趨勢,一定程度上會限制價格上行的高度,進而或將傳導至原燃料端負反饋的形成,尤其是鐵礦石的價格。
宏觀政策占主導,財政持續發力 從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2025年宏觀定調來看,我國經濟財政政策“更加積極”,貨幣政策“適度寬松”,將“加大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打好政策組合拳”置于2025年重點工作之一。當前在產業預期不樂觀、需求自我修復動力不足的情況下,市場謹慎的心態限制了成材的流動性,唯有連續有效宏觀政策的持續加碼方能刺激市場信心。
展望2025年 隨著宏觀政策對供給側進行深入改革勢在必行,鋼材市場應以政策面為導向,緊跟政策步伐,靈活調整操作方式。雖然當前基本面情況不佳,但鋼材有底,悲觀心態不易長期延續。信心是渡劫路上的原動力,會滋生出無窮的力量讓你解決一切走向成功道路上的困難,一艘沒有信心的船,即使發動機再先進,也無法駛出滄海橫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