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穿!上跨! 四川兩條高鐵建設迎新進展
1月9日凌晨3時許,在成都市境內,成渝中線高鐵“成渝號”盾構機成功穿越運營中的西成高鐵,以“零沉降、零變形”的成績完成下穿任務。這是成渝中線高鐵盾構首次成功下穿既有鐵路線,全線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西成高鐵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鐵網主通道之一,每日有近120趟列車通行。此次盾構機下穿的西成高鐵影響區(qū)長達40米,最小埋深(指隧道拱頂到地面的距離)僅24米。
“整個穿越施工歷時7天。”成渝中線高鐵中鐵十一局項目部項目經理王明華介紹,下穿西成高鐵施工難度大、精度要求高,項目部通過自動化監(jiān)測、超前地質預報、加固、多層次注漿等措施,成功穿越西成高鐵,各項指標達到設計標準。
“成渝號”盾構機掘進的蜀安隧道全長10380米,其中盾構段9824米,是目前國內掘進距離最長、直徑最大的土壓平衡盾構隧道,工程兼具“長、大、險、難”四大特點。
成渝中線高鐵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鐵網沿江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設計時速350公里。成渝中線高鐵建成通車后,成渝兩地旅行時間將進一步壓縮,對助力成渝地區(qū)雙城經濟圈建設、形成西部大開發(fā)新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同樣設計時速為350公里的西渝高鐵也有新進展。1月5日,由中鐵四局承建的西安至重慶高速鐵路安康至重慶段檳郎特大橋連續(xù)梁實現(xiàn)合龍,為全線如期建成通車奠定堅實基礎。該橋位于達州市境內,全長1314米,采用連續(xù)梁跨越G65包茂高速公路。
包茂高速路寬24米,車流量密集。連續(xù)梁合龍是控制全橋受力狀況和線形的重要工序,也是整個橋梁施工過程中技術難度最大、安全風險最高和質量控制最難的關鍵工序。
西渝高鐵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鐵網中包(銀)海、京昆通道重要組成部分,串起陜西、四川、重慶三省(市),在四川境內經過達州、廣安等地。西渝高鐵建成通車后,將形成從四川到京津冀經濟區(qū)的高速鐵路大通道,強化成渝地區(qū)雙城經濟圈與關中平原城市群之間的聯(lián)系,提升中心城市對周邊地區(qū)的輻射帶動作用,促進區(qū)域經濟社會協(xié)調發(fā)展。(記者 王眉靈 曹凘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