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eel年報:2025年國內中厚板市場供需雙增 價格重心微下移
概述:2024年鋼材價格下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市場供需失衡、成本因素變化、市場預期與信心不足以及政策與外部環境等因素。9月底發布一攬子增量政策,包括擴大內需、加大宏觀逆周期調節力度、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盡管存在一些積極因素如政策支持和需求回升等,但整體來看價格仍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
2024年我國鋼材出口延續良好態勢,以價換量現象明顯。盡管利潤微薄,但出口量屢創新高,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國內市場的供應壓力。綜上所述,2024年國內中厚板市場行情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而呈現出一定的波動性。未來市場走勢仍需密切關注宏觀經濟環境、政策變動以及國際局勢等多方面因素的變化。
供需雙增預期之下,中厚板產業該如何演繹?對此,我們從中厚板的供需格局、消費趨勢、集散市場特性、成本利潤、行業發展等多維度數據入手,深度分析2025年中厚板的市場走勢及行業發展,以為您的決策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一、2024年國內中厚板品種市場回顧
1、2024年國內中厚板市場價格 ?
數據來源:鋼聯數據
2024年,國內中厚板格同比下滑9.91%,全年價格重心進一步下移。2024年鋼材價格下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市場供需失衡、成本因素變化、市場預期與信心不足以及政策與外部環境等因素。9月底發布一攬子增量政策,包括擴大內需、加大宏觀逆周期調節力度、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盡管存在一些積極因素如政策支持和需求回升等,但整體來看價格仍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
中厚板品種全年高點最高,螺紋鋼低點最高,熱卷居中,螺紋鋼高點最低,低點也最高,振幅最小。從年內振幅來看,熱卷最大為1058元,其次中厚板為979元,螺紋鋼振幅最小為894元。不難看出今年無論是消息面以及基本面,建筑用鋼相對較穩,工業用鋼波動較大。
2、品種板與普板價差均有下降
數據來源:鋼聯數據
國內生產企業熱處理產能越來越大,調質鋼供應增加,加劇了市場競爭;同時受工程機械行業下行周期,影響,需求彈性不足,導致整體耐磨鋼板價格大幅下行。而受益于國內建筑及制造業綠色輕量化發展要求,高強材料應用越來越廣泛,整體需求韌性較足,相對于耐磨品種整體價格抗跌性強。
3、供給壓力不減 全年產能利用率在90%
數據來源:鋼聯數據
2023年以來,從用鋼消費與價差可看出需求端的結構在發生變化,基建托底勢頭減弱,板材消費量置換了大部分建筑鋼材消費,從產能利用率就能看出中板>熱卷>螺紋鋼。
從七月份之后,螺紋鋼新老國標更替,鋼企主動停產檢修,螺紋鋼產能利用率低于50%。這樣也使得品種價差出現了階段性的變化。熱卷進入七月份之后產能利用率有所恢復,中板鋼企檢修增多,同樣使得中板與熱卷的價差走擴。
4、庫存水平偏低 四季度仍處于去庫狀態
數據來源:鋼聯數據
2024年中厚板庫存呈現前高后低的態勢。由于中厚板新增產能產線,資源供給能力有所增強,除個別樣本軋線受限于利潤因素導致停產檢修外,大部分軋線基本保持滿產、高產態勢,而需求端受國內外宏觀經濟環境嚴峻、終端企業資金偏緊等因素影響,下游需求釋放不及預期,導致庫存累積難以消化;后期隨著部分短流程生產企業因接單困難及利潤倒掛,集中檢修、減產,庫存增速有所放緩,加之現貨價格觸底反彈,降庫速率加快,庫存降至年內偏低水平。
數據來源:鋼聯數據
5、以價換量現象明顯 出口價格優勢延續
前三季度我國普中板出口量532.92萬噸,同比增長18.03%,我國厚板出口量157.5萬噸,同比增長9.97%,我國厚板出口量31.61萬噸,同比下降2.01%。
數據來源:鋼聯數據
2024年我國鋼材出口延續良好態勢,以價換量現象明顯,利潤微薄。中厚板價格“內低外高”導致全年出口窗口持續敞開。當前我國發生的建筑鋼材產能逐步向工業鋼材轉移,是符合國際上鋼鐵行業發展的歷史規律的,也暗合我國經濟結構轉型的進程隨著中國鋼鐵工業水平的提高,鋼材出口逐步向高端板材轉型,中國生產的厚板、中厚板等鋼材在國際市場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國內供應壓力大,通過出口緩解壓力。
二、國內中厚板品種現狀
1、中厚板新產能投放快速增加
全國中板產能1.2億噸,集中分布在華東、華北區域,兩區域占全國產能的64.62%,華中、東北、華南區域次之,分別為15.83%、9.9%、4.82%,西北、西南區域產能占比較少,分別為2.96%、1.86%。2024年已投產860萬噸,2025年預計新增產能1100萬噸。國內中厚板軋機型號以3000mm-4000mm居多,并且近三年新投產的軋機以寬厚軋機為主。
2、我國熱處理能力分布相對均衡
?石油與天然氣是國家戰略儲備物資,隨著油氣田勘采逐步轉向海洋深水、陸地深層和非常規的“兩深一非”接替資源開發,對油氣用高端特殊鋼的應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熱處理是鋼板生產中重要的工藝技術,也是最終決定鋼板組織形態和性能的關鍵工序。
由于受地域因素影響,現在資源流通消化出現了不同的局面。前期資源較為固定,而現在熱處理耐磨高強產品,由于競爭壓力的增大,資源逐步向流通材性質轉變。資源消化也逐步向需求地集中靠攏,國內當前市場耐磨高強主流消化地仍以華東和華南地區為主,分別以山東、江蘇、湖南、上海等地為主,制造業相對較為發達,整體資源消化速率較快。
3、國內中厚板消費情況
根據Mysteel的投放量調研以及區域消費模型測算, 2024年中厚板主要消費區域是華東和華中, 占所有中厚板消費區域的 65%,華東和華中地區造船、石化、鋼結構等主要用鋼產業非常發達,主要受益于區域內重工機械的比重、鋼結構建筑的優先發展等。隨著近幾年鋼企效益欠佳,品種板生產比例有所提升,普碳板生產比例有所下降。其中品種板中造船版、管線鋼占比有所提升。
三、2025年國內中厚板品種走勢預測
1、基本面或難有明顯改善 消費分化明顯
2、外需回暖不確定,內需改善有潛力
宏觀方面:2025年,全球地緣政治仍存不確定性,貿易保護主義進一步抬頭,對全球經濟發展造成一定壓力,但全球進入降息通道,貨幣寬松給經濟發展提供了空間。國內政策對經濟的提振仍有期待,宏觀環境有所改善,但鋼鐵行業產能過剩格局短期難以扭轉,鋼價仍處下行周期,在經歷“去價格、去利潤、去產量”交織共存階段后,下行趨勢有望放緩。
供應方面:利潤改善一方面需要成本端有讓利條件,也就是原料供給問題緩解,但很難大幅度寬松;一方面需要供給端更加自律,如果失血性生產繼續下去,行政性減產的必要性就會提升。尤其中厚板品種,供給壓力恐有所顯現,主動把控生產節奏、調整品種生產結構,以此實現供需平衡。
?消費方面:基建由于地方化債壓力仍存,新開工項目數量增速放緩,更多仍以重點工程與存量工程為主房地產板塊的用鋼需求可能繼續下行;基建起到對沖地產用鋼下行的作用,仍然存在較大的爭議;制造業仍將維持弱復蘇;直接出口有承壓回落的預期,間接出口則受到海外補庫與制造業減弱,繼續維持高位出口。
庫存方面:由于供給端受到利潤縮水的影響處于偏低的水平,恢復速度較緩,供需雙弱下庫存同比去年同期偏低,總體庫存仍處于同比下降的局面。但由于2025年仍有新增產能的投產,產量有一定的釋放,年底庫存壓力較大。
價格方面:市場供需矛盾由緊平衡至略寬松,這對于價格或將起到承壓,伴隨著市場邏輯由宏觀逐步回歸到基本面后,加之產能未來仍有釋放,供給壓力未來仍存。中厚板預計均價圍繞3300-4000元/噸區間。
風險提示:1、美聯儲降息持續性不確定;2、國內政策的持續性與實施路徑有待觀察;3、鋼企盈利情況將對供需基本面帶來快速扭轉,矛盾或將再度出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