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eel:臨近年關 各區域管材現狀大匯總
臨近年底,工地陸續停工已成常態,通過電話調研了解到現在北京、唐山,秦皇島,邯鄲,河南等地的工地已經陸續停工,特別是河南地區,管控很嚴,華北和華中的消化能力大大縮水,而南方區域過年放假較早,現在也處在收尾趕工期的階段,待需求只減不增時,管材市場會呈現什么特點呢?
分區域看:東北區域由于季節性因素,管材方面的需求直線減少是最明顯的,因為他們的銷售區域就在東北,連西北幾乎都輻射不到。從某商家了解到:東北的管廠幾乎會比華北的管廠提早半個多月放假,年后開工也會延遲7-10天,一般元宵節之后,即使如此,市場也難以出現搶購潮,貿易商冬儲的量很少,怪就怪需求方面幾乎沒有出現過任何驚喜。截至目前,東北區域管廠日出貨量減少30%-50%。
華北區域管廠集中,正常情況下會選擇在過年前7天左右放假,提前10天甚至15天放假發生在廠家對市場極度悲觀的情況下,現在華北區域的工地已經陸續停工,當地消化能力持續減弱,北材南下現在有優勢嗎?特別是近期原料鋼坯和帶鋼的價格不穩定,時漲時跌,答案不言自明。南方貿易商敢補貨嗎?還在路上利潤就微乎其微了,除非做工地鎖價的客戶,高價高走,低價低走,但這類客戶通常會選擇在拋物線的底端拿貨,也就是跌價的浪潮中,這樣可以節省資金占用成本,他的愿望如果實現了,管廠和現貨貿易商就要賠大錢了。
某大戶貿易商表示:他們家常備庫存在1-2萬噸左右,平時主要發給當地的散戶,現在散戶提貨少了,他們往南方發貨量只占之前正常日銷售量的30%-40%,南方商家采購也很謹慎,采取少量多次的策略。截止目前,華北區域5家大戶日出貨量減少25%左右,管廠日出貨量減少17%左右,這個針對的是平時銷售區域就是南方市場的管廠,如果某些管廠輻射的是北京以北區域,日出貨量至少下降25%左右。
西北區域:該區域貿易商有一個特點,如果當地有小的管廠,價格便宜,會成為他們的首選,除非下游認品牌,比如現在YF,JH的資源有流通,但是貿易商的采購量相對較少,一貫如此。現在該地區的需求在減少,市場已經處于半休假狀態,要賬,打牌是他們生活的常態,貿易商已經無心銷售,冬儲也是常規規格有貨即可,不追求量大。
西南區域:如果放在前兩年,西南區域的貿易商很開心,不管房地產,基建還是市政工程相對較多,從去年下半年到目前,當地市場需求一直在減少,一是客觀因素導致,比如前期工程完工或者新開工面積少,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原因,當地產能增加,管廠之間的競爭激烈,資源增多,選擇范圍廣,貿易商自然不著急補貨,大戶維持正常庫存的70%-80%的狀態,小戶百十來噸。
華中區域:現在河南空氣污染指數居高不下,商家目前的操作思路就是去庫存,多去少補,觀望為主,表現好的莫過于每天出兩車,補一車。
華東區域:以上海為例,現在上海做現貨的貿易商的庫存一直有壓縮的趨勢,他們反而喜歡量大采購直接從廠家發貨的操作模式,不喜歡備貨太多,一是對后市不明朗,不敢貿然大量補貨;二是庫房租金貴,除非能確保利潤可觀,否則不會冒險;三是即使廠家資源緊張,毗鄰的江浙區域也可以滿足他們的需求,這些區域大戶貿易商居多,采購上不用過分擔心,現在需求在減弱,他們更不會大量采購。
華南區域:華南區域的需求減弱相對于其他區域要慢些,這是它的優勢,但是當地管材成本高,不管是當地管廠的資源還是北材南下的資源價格都不便宜,這勢必會導致終端在采購時會比較是在當地拿貨劃算還是從北方拿貨劃算。特別是北方資源大幅度降價時,即使南方資源跟跌,往往也難以跟北方的資源抗衡。南方管廠的原料多是從北方采購,好在現在帶鋼產能分布正逐漸分散呈現區域化特點。帶鋼行業近幾年淘汰的諸如HBQJ、TSGF、BDAY、HBXH等等大部分都集中在河北地區,而新增的產能如SXJL、JYXC、SXGY、SXLG等等以及諸如AGXY、JYHX帶鋼產能升級改造的均分散于全國各地,因此小編認為帶鋼行業北材南下減弱或將成為常態,這樣一來可以直接增強華南管廠的競爭力。短期看來影響還不明顯,市場心態穩中看空。
以上是小編跟當地主流管廠和大戶調研的結果,不可能面面俱到,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臨近年關,工地停工是必然現象,小編個人的建議就是:什么規格好賣補什么,如果你不是當地的特大戶,不起分銷的作用,這樣一來既可以穩固你的客戶群,還可以繼續搶占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