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eel:需求轉弱市場博弈冬儲,鋼廠唯有減產控產才能支撐鋼價
11月以來,隨著需求淡季的到來,鋼材市場的情緒面也隨之“降溫”,此前在宏觀政策的預期驅動下,現貨價格從預期主導的交易邏輯重回基本面。與此同時,伴隨著近期價格的震蕩下跌,鋼廠利潤急劇下降,悲觀情緒籠罩著整個鋼鐵市場,與此同時,近期焦炭迎來第三輪提降,成本支撐再次走弱。
截至15日收盤,螺紋鋼2501收3232元/噸,下跌94元/噸,跌幅2.83%。全國主要城市螺紋鋼現貨均價收于3435元/噸,較前一交易日下跌43元/噸。從實際下跌幅度來看,期螺跌幅明顯高于現貨,情緒驅動鋼價走弱,價格重心下移。對于短期鋼材價格還有反彈的可能嗎?產業端的矛盾如何緩解?下面我們對于這些問題進行簡單分析。
首先、政策空窗期,政策預期仍存。繼“924”地產政策疊加央行降準等貨幣政策加持,鋼價出現快速反彈。根據調研,10月中旬247家鋼廠盈利率達到74.5%,是2023年以來的最高水平。不過由于增量政策恐難快速形成大規模的實物工作量,所以國慶節后至今,現貨市場進入到短暫的調整周期,市場也重回基本面邏輯。短期來看,在政策空窗期下,鋼材價格將向合理區間回歸,支撐目前鋼價最核心的政策因素將出現弱化。不過好在,12月份要召開的高層會議或將迎來新一輪政策發放高峰期,與此同時,季末對于全年經濟增長的沖刺仍有政策期待,因此宏觀利好預期也將會反復交易。
其次,供需環境轉差,需求持續回落。從基本面來看,在經歷2周左右的螺紋鋼產量下降后,本周螺紋鋼產量迎來止降,周環比增加0.23萬噸至233.94萬噸,在北方需求急劇下滑之下,鋼廠檢修增多,仍然抵消不了部分區域仍在增產,如華東、華南區域。另外,根據統計局數據顯示,10月,中國粗鋼產量8188萬噸,較9月份增加481萬噸,同比增長2.9%;鋼材產量11941萬噸,較9月增加210萬噸,同比增長3.5%。在經歷鋼價大漲后,鋼材利潤修復,這也導致了10月份鋼廠有一定增產。不過隨著近2周鋼材價格的高位回落,鋼廠利潤大幅下降,根據成本監控數據顯示,15日全國高爐企業生產螺紋鋼平均成本為3226元/噸,平均利潤為65元/噸;電爐螺紋鋼谷電平均成本為3293元/噸,中規格谷電平均利潤為-14元/噸。因此從當前市場環境及鋼廠盈利情況來看,鋼廠短期繼續增產的動能相對有限,若鋼價繼續下跌,鋼企虧損加劇,冬季減產或提前提上日程,如近期新疆鋼廠陸續冬休停產。
圖1:近期螺紋鋼產量走勢圖
圖2:近期螺紋鋼表觀需求量走勢圖
再次,從鋼廠生產情況來看,上半年由于鋼價經歷漫長的調整,鋼廠利潤明顯虧損,多數生產企業主動性減產,自律減產為主,政策性減產措施相對較少。但下半年以來,隨著價格的緩慢反彈,鋼企復產增產的動作增多。不過中鋼協高層領導在多次會議中便呼吁鋼企在下半年需要加強區域協同,積極探索產量自律以及協同控產機制,共克時艱。因此在供需基本面尚未出現明顯惡化的背景下,我們呼吁更多的鋼廠在需求淡季下主動性控產限產,以達到消費淡季下的供需緊平衡,進而抑制鋼價持續下行。
另外,從原料價格來看,近期焦炭現貨價格向下調整的壓力還未釋放完畢,焦炭仍有提降空間;與此同時,近期鐵礦石供應保持平穩增長,且港口庫存仍處于高位且持續累庫。疊加近期鐵水產量環比回升,鐵水見頂預期加強,后期鐵礦需求存在下降預期,因此預計鐵礦石價格亦有調整風險。這也將導致原料負反饋繼續影響成材端。
最后,進入四季度的中后期,冬儲將逐漸提上日程。根據我網調研,7大區域樣本貿易商冬儲心理價位在3100元/噸以下占比最高,樣本鋼廠冬儲心理價位在3200元/噸以下比例較高。按照當前的現貨價格,離冬儲預期價格仍有空間,同時,廠商的心理價位也將跟隨實際價格變化而調整。不過由于目前資金及部分地區趕工支撐著螺紋需求,但是后續年底大部分下游項目趕工項目較少,這也意味著螺紋需求邊際走弱的風險加劇。因此后續市場變化,冬儲對于現貨價格的波動,存在一定利空情緒。
圖3:貿易商冬儲價位調研情況
綜合來看,短期在政策空窗期下,政策預期有弱化的變化,同時鋼材供需基本面的矛盾正在積累,鋼材現貨價格以及利潤均有下降預期,同時伴隨著鐵水見頂回落,產業鏈矛盾導致的市場壓力逐漸向上游原料端傳導,原料負反饋下,成材端恐難有良好表現。因此,從操作層面建議廠家合理安排品種產量比例問題,冬季減產早日提上日程,唯有減產控產才能真正抑制價格繼續回落,同時建議關注次月高層會議前的政策預期;貿易商層面,短期建議冬儲備貨觀望為主,根據需求和消化周期進行合理降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