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eel曹劍勇:12月板帶材供需或由緊變寬松 季節性矛盾或將有所體現
進入11月市場氛圍呈現上下擺動,宏觀政策轉向給于市場帶來底部信心,支撐猶存但推升動能并不強烈。從市場實際情況看,板帶系產品的消費并不差,特別是針對于政策覆蓋部分,心態的緩和帶動正常補庫,其消費則呈現環比回升。與此同時前期的轉產雖然有部分回轉至熱卷,但產量回升速度依然偏慢,這也導致了供應回升慢,消費略有回升供需矛盾雖然較上個月有所寬松,但依然能支撐市場不出現明顯累庫。但隨著12月份季節性消費下滑,供應再度由長材向扁平材回流,使得結構矛盾傾斜,這與往年4季度相比則會有一個最大的區別就是對于庫存今年可能會呈現提前去化和提前累積的情形。而當前期現基差就處于一個20-30元/噸左右的基差,現貨矛盾壓力不大的情況下,對于價格短期較難出現快速下滑,寬幅震蕩,重心偏弱的結構依然存在。隨著12月份預期庫存有回升的可能,而消費并不會出現額外囤貨,因此在這樣的結構下,對于供需平衡格局才會打破,價格才會有一個繼續下探的預期存在。相較其他黑色品種而言,板帶系所體現的韌性依然是最強的。
從國內宏觀趨勢看,政策覆蓋除了消費端支撐,更多是傾向于化債、轉移支付、減輕企業負擔等為主,雖然抗通縮預期較為明確。但是這對于短期國內實際消費所帶來的推動力則相對偏弱,特別是到冬季,前端施工難度增加、成本增加,這對于長材并非有利,對于扁平材的使用空間則會相對平穩。不過目前暫無主動通脹的行為,對于商品和股票可能會呈現分化,現實改善度沒有過快的預期,從股票市場向商品市場帶動傳導,參考上一輪周期用了近1年時間。因此從結構性轉變看,預期存在,實際帶來的效果則是一個慢變量,特別對于年底化債優先級第一的情況下,對于直接消費起到的作用就想對有限。其次海外金融風險和貿易摩擦風險在逐步加大,國內更多用對沖手段進行調節,這一結構會讓短期政策的及時性帶來一定折扣,而長期市場預期結構則會持續出現“升水”態勢。
從Mysteel熱軋平衡表測算看,12月份熱軋日均供應量較11月份沒有過多的回升空間,核心在于利潤減縮,雖有轉產,但鐵廢比仍有減量空間。所以就熱軋產量而言,周產600萬噸以上,不出現負反饋預期的情況下,最高或將達到615萬噸水平,較今年高點周產低10-15萬噸。因此從路徑推演看,12月份產量預期持平,出口消費環比回升1%,國內消費預計下降1.5%。這對于供需矛盾而言,略寬松的情況體現,市場博弈或將進一步加劇,直至鐵水再度向消費靠攏。
一、11-12板帶材供需基本面
1、熱軋板帶材11-12月份供應環比回增 月均低位回升約60萬 利潤制約回升速度
從11-12月份的產量預估看,11月份熱軋日均總量較10月份日可回升1.5-2萬噸/天,從當前利潤與12月份的鋼廠預期看,再度增量的難度增加,未來增量主要以高爐復產與鐵廢比調整為主,高爐再度新開的總量有限。不過這樣使得熱軋產量周產可維持至600-610萬噸/周以上水平,而此輪產量并未快速恢復的主要原因在于利潤,所以這也是增速不快的核心原因。
鋼廠就12月份出廠價格處于平盤態勢,內貿接單在漲完價格后有一定壓力出現。出現矛盾的問題在于消費跟進的速度偏低;其次是出口價格依然還是倒掛,這使得今年最好的消費受到一定擠壓。而華北鋼廠在進入11月份后,壓力有所體現,在手訂單基本回落到10天以內,未來廠庫壓力回升后對于供需平衡則會出現矛盾。因此這樣的結構看,對于海外價格抑制,國內產量回升維系價格,出貨量下降,對于國內則會繼續造成供需由緊平衡再度轉向寬松的結構,無政策或資金覆蓋,其矛盾壓力或將在12月份再度體現。
圖1:鋼廠檢修量對比
圖2:華北熱軋鋼廠即時利潤
2、熱軋板帶材11-12月份需求端情況
2024年,11-12月份需求調研看,環比可回升的空間相對有限,主要限制是在季節性消費回落,特別是對于前端施工總量或將呈現下降;其次年關將至,回款壓力上升,這對于資金的要求增加,抑制額外的消費需求;出口隨著價格預期的下滑反而會有一個環比改善,但在海外假日期間,總量較難體現出明顯好轉(海外客戶更多選擇1-2月份的資源量),所以對于消費可出現的增量就想對有限。
國內按照行業區分,近期部分行業庫存周轉率明顯提升,其庫存下降的過程中,訂單并沒有明顯增長的情況下,對于再采購的積極性與囤積成本庫存的可能性偏低。與資金相關度較高的行業,其核心回款的矛盾壓力依然存在,這對于年底的實物工作量的預期則出現大幅下降。例如:家電、機械等庫存周轉率較好,但庫存下降后并沒有再度大幅累高的預期。而鋼結構、重點工程等偏向工地和大類資產消費的部分則相對偏差,核心在于趕工預期并不強。不過對于總體情況而言,當前均處于庫存去化過程,季節性矛盾呈現短期緩和的態勢。
從海外的情況看,海外消費活力不強,不強的原因主要2個:1、海外制造業復蘇節奏相對偏慢,特別是歐盟M1與PMI仍處于低位徘徊,數據角度看,并無回升動能;2、海外零售業消費與降息預期的放緩,則變相制約了消費的回升空間。所以未來國內出口(直接+間接)的消費量是最為重要的指標。因此海外價格與供應繼續受到國內抑制的情況下,其或將繼續跟隨中國價格調整,國內外價差不解決問題,那對于這部分消費動能在未來2個月會有較大的壓力。
圖3:10月底PMI同環比圖
二、11-12月份板帶材的核心支撐點
1、剛需維持 去庫良好 產量低于平衡點 矛盾體現并不突出
目前主流市場熱卷去庫較好,其背后的邏輯主要依存于供應短期增量不強,而10月份下游端去庫良好,導致11月份趕工有所回升,致使總量矛盾并不強。因此這也是短期市場對于表現強勁的主要核心。就目前看,消費支撐下游端去庫,這也使得終端庫存去化速度加快,11月份趕工量加大,這對于12月份仍會有一定延續作用,剛需支撐尚存的情況下矛盾不會如6-7月份那樣快速累積。從平衡點看,590萬噸/周產量是當前市場的主要平衡點,而近1個月的熱軋周產量看,都維持在580萬噸/周水平。因此這樣的情況下,就導致供減需增,矛盾去化較好的核心原因。11月底到12月產量或將繼續回升,這對于平衡點也會逐步抬高,供需緊平衡結構則會逐步被縮減。
不過需要觀察的是,企業庫存下降后,短期矛盾緩和,但是手訂單增長速度并不強,因此消費當前判斷,供需是由一個緊平衡到相對平衡的過程,對于其持續性仍需繼續關注。
2、宏觀預期繼續維持 國內內需相對剛需支撐較好
在10月以后,抗通縮的背景體現的較為明顯,對于政策及其預期管理較好。同時政策也給于其信心帶來較強的支撐,隨著政策的落地,降負債的節奏加大,對于企業降負帶來較好的預期。因此從錢和錢的流向看,雖然并不能短期解決所有的矛盾與問題,但對于年底清理欠賬問題會帶來較好的幫助。資金的流轉對于企業自身運用起到支撐,從Mysteel資金調研的情況看,工地回款有一定起色,資金到位率也從47%回升到48%,這對于未來的施工預期則會不會再度呈現過于悲觀的態勢。
從國內12月份消費環比未出現明顯回升的動能,從Mysteel調研的4大核心消費看,地產資金回籠速度加快,但更多支撐是二級市場,這對于消費和施工而言,不會出現大幅惡化,對于信心企穩的作用更為突出;基建12月份趕工進度下降,年底資金偏緊,北方項目則逐步減少,因此12月和11月相比,其環比消費則會逐步減弱;制造業國內訂單12月份環比11月份并沒有顯著的增量,出口消費繼續維持。但國內消費端訂單則在下降,企業經過11月份的趕工,12月份趕工動能則在減弱,這對于季節性消費下滑帶來較為明顯的體現;間接出口端外加海外PMI回升速度偏慢,總需求尚存的情況下,間接出口總體均可以繼續保持和小幅回升。因此雖然消費或將有一定環比轉弱,但其剛需尚存和宏觀預期尚存的情況下,較往年支撐力度則相對較好。
三、11-12月份國內板帶材主要的風險點
1、直接出口壓力維持 出口壓力在價差難以拉開的情況下大幅回升的可能性下降
目前國內外熱軋價差依然倒掛10-20美金,出口優勢依然不大,不過經歷了10月份的接單難,國內價格回落后,11月份接單環比有一定改善。不過從改善的程度來看并不大,而國內短期消費尚可,價格難以出現快速回落的情況下,對于出口增量空間則相對有限。就當前看,近一個月內外價差始終差了一個運費。從出口價格外商要價FOB470-475的角度看,對應國內熱軋價格就在出廠3300元/噸水平,這就意味著,在政策水平下,保持出口量,要么鋼廠出廠價下滑,要么海外整體回升。而從當前市場反饋,目前日韓、東南亞價格沒有繼續回升或快速回升的空間,那也就意味著,出口價格是抑制國內價格上下限的核心因素。
2、12月冬儲資金或偏緊 鋼廠訂單壓力或將出現
進入12月份后,鋼廠直接面臨的或將是冬儲問題,冬儲問題除了市場接受度,更重要的則是托盤資金的問題。今年資金矛盾主要體現在前期的“暴雷”問題以及去年的“國10條”,導致資金可用的總量大幅減少,企業自身避險的意愿也在增強。
從Mysteel調研的情況看,今年托盤資金緊張已成為當下的格局,今年統計市場主流12家托盤企業,只有2家有增量計劃,5家退出和自營機會,其余5家均有減量計劃。這同比資金增量就明顯減少,這對于鋼廠所帶來的壓力就明顯增加。而今年鋼廠明年長協簽訂量也有繼續減縮的跡象,這一情況均會導致市場未來的格局發生轉變,而矛盾也會逐步有所體現,矛盾或將再12月訂貨周期提前激發。
總結
從12月份的情況看,最大的預期支撐是“經濟工作會議”,而最大的風險則是在基本面供需結構與“冬儲”所帶來的風險。其次海外,美元區高利率維持,對于全球貨幣貶值,與其他區域衰退風險再度呈現。就Mysteel調研看,國內11-12月份4大消費端:地產、基建、制造業、出口,除出口預期下行外,其他行業剛需仍可繼續維持,短期流動性增加,信心尚可支撐,但進入12月份后,其持續性則有所下降。對于未來供需矛盾或將由之前的緊平衡,變成略寬松的結構或將再度出現,對于壓縮利潤則會呈現再度壓縮。
就后期看,需要注意的點在于:1、11月底-12月份月熱軋產量或將小幅回升20-30萬噸/月,產量或將達到去庫臨界點;2、期現價格呈現平水結構,現貨短期壓力不大,定價跟隨盤面。華東地區月底供應才會逐步增加,對于市場起到制約;因此就以上問題出發,產量回升,消費預期下降,鋼廠冬儲壓力回升,資金緊張的情況下,基本面矛盾問題會繼續制約市場價格直至,產量再度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