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eel解讀:12月寶武鋼廠出廠價持平 預期向好或將是支撐鋼價的核心
12月寶武鋼廠出廠價在11月份的基礎上價格持平,此次持平主要對于未來預期有所上升,信心增強后對于頂價預期則再度增加。就目前情況而言,訂單并沒有之前難接,但對于漲價后,市場的接受度則有所下降。除此以外下游訂單并沒有反饋出現大幅好轉,但是年底趕工的預期則依然還是存在的,所以按需采購的結構仍然存在,這樣導致了采購更多偏向于剛需為主,而非自主囤貨。從品種角度看,冷系壓力小于熱系壓力,主要原因還是,熱系列產品偏向于前端工程消費與出口,而冷系此次受益于政策補貼帶動,汽車、家電等消費回升,這也是年底下游企業趕工,拿貨的主要原因,對于訂單起到支撐。
價格調整看,厚板基價持平;熱軋基價持平;酸洗基價持平;無取向硅鋼中低牌號基價上調100元/噸,其它不變;普冷基價持平;熱鍍鋅基價持平;電鍍鋅CQ級基價持平;中鋁鋅鋁鎂基價持平;高鋁鋅鋁鎂基價持平;鍍鋁鋅基價持平;彩涂基價持平。
12月熱軋Q235B含稅基價5328元/噸;冷軋DC01含稅基價8962元/噸;熱鍍鋅DC51D+Z含稅基價9658元/噸;硅鋼5763元/噸(以上為預估價格,實際以價格表為準)。
12月訂單較11月份相比,鋼廠接單相較11月份的接單略慢,11月份接單毫無壓力,12月份主要體現的壓力則在于基價過高導致的剛需采購大于投機采購。從訂單類型看,外貿訂單主要體現在價格矛盾上,整體呈現內強外弱的結構。從此次內貿訂單的結構看,下游拿貨的意愿增加,但囤貨意愿不強,主要原因是在手訂單沒有大幅回升,而價格偏高會導致其成本上升;海外訂單減少,則是國內外價格倒掛,海外制造業難以有效恢復,這也導致了其需求抑制較為明顯。不過從國內消費短期仍有支撐力度,但其持續力是否可繼續跟隨,對于價格是否能持續維持偏強趨勢,以下我們做下簡析:
一、國內預期推升價格 海外制造業略差 價格并未完全跟隨 出口動能下降明顯
由于節后近期價格在上漲后并未出現明顯下跌,引發前期低價優勢有所喪失,這對于出口而言總量預期有所下降。對于企業而言,內貿價格好于出口價格,這就導致了出口動能大幅下降。就當前看,價格倒掛10-20美金水平,而國內鋼廠與貿易商也并不愿意去賭跌,所以對于出口難度大大增加,出口轉內貿的事件出現后,對于可出口的價格支撐則是在FOB470-480水平,對于當前的價格支撐并不有利。
二、鋼廠產量維持高位 季節性消費壓力或將逐步體現
目前國內消費有所回升,鋼廠利潤回升的過程中導致產量也出現回升走勢,產量亦然向上供應矛盾有所緩和。就目前看,鋼廠點對點利潤雖交上個月壓縮,但仍有100元/噸,這也是繼續支撐市場的高價的核心原因。不過未來來看,季節性消費壓力在逐步回升,消費預期則在逐步下滑。雖然目前處于一個供需緊平衡態勢,但進入11月后,供應不減,消費下降,冬季矛盾累積,對于價格預期則會受到明顯抑制。
三、需求可持續性轉好過程較為漫長 短期增速較難出現大幅回升
需求增量主要在政策補貼范圍內,下游補庫更多來源于點對點直供,但這一去庫過程中,更多的是終端企業降庫,實際消費趕工則多體現在11月份。這一結構導致了需求增量空間相對有限,由擴張再度進入剛需支撐階段。不過從大格局看,當前更多的還是以刺激消費與化債為主。在這一背景下,矛盾可調整的速度則相對偏弱,這也代表了,產量回升速度較高,矛盾或將體現的更為明顯。就11-12月份,需求進入季節性減弱后,供需矛盾仍繼續保持。
綜合以上來看,12月份鋼廠平盤,主要來源于供需矛盾增加,雖然接單稍有壓力但適當讓利后仍可成交。考慮到其可持續性與季節性消費壓力會持續上升,這也給于其未調整帶來準備時間。就目前看,市場平衡或將由緊平衡轉向至寬松結構,政策短時緩和后未來供需矛盾壓力或將在冬季繼續體現。
資訊監督:曹劍勇 021-26093673
資訊投訴:陳躍進 021-26093100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