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eel:東北、西北材供給凈增超20萬噸 京津冀螺紋價格承壓下行
隨著北方氣溫下降,下游工地施工減少,東北、西北材對京津冀市場投放量明顯增加。據我網調研,10月份鋼廠對京津冀主要市場投放量環比上升71.5%。一方面區域內鋼廠集中復產,鐵水向螺紋轉移,而需求增量難以覆蓋供應增量,另一方面,外阜資源大量流入,導致鋼廠價差擴大,價格表現分化,低價資源增加。京津市場火運線多次擁堵,請車困難,下站入庫推遲。
據我網調研統計,截止發稿時,本周京津冀主導市場建筑鋼材庫存總量較上周增加11.01萬噸,增幅20.16%,同比僅低2.79%。市場庫存拐點發生在10月第四周49.05萬噸,較去年提前4周開始累庫。
從鋼廠對京津冀主要市場投放量看,2024年1-11月份(11月計劃量)投放約1569萬噸,同比下滑7.8%。預計今年鋼廠對京津冀主要市場的投放量1750萬噸,同比下降105萬噸,其中螺紋總投放約1566萬噸,如果預估全年京津冀螺紋產量1320萬噸,考慮到京津冀鋼廠向外輻射微乎其微,那么246萬噸會是外阜資源補充。京津冀已從資源輸出型市場,轉向凈流入市場。
宏觀方面,今日美聯儲第二次降息25個基點,人大常委會后,財政部宣布自2024年,連續五年每年從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中安排8000億元,專門用于化債,累計可置換隱性債務4萬億元。再加上這次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的6萬億元債務限額,直接增加地方化債資源10萬億元。
為了穩住地方經濟增長,防范債務風險,逐步恢復經濟活力和信心,國家密集出臺財政刺激政策。整體來看,市場即有政策托底,而基本面看,供需矛盾在進一步激化,京津冀建筑鋼材市場加速累庫,在11月下游需求減弱、鋼廠價差擴大到情況下,商家只能被動跟跌,降低庫存。預計短期市場將繼續承壓下行,但調整空間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