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eel:交易重心切換 淡季效應下熱軋板卷價格或承壓運行
概述:隨著國內重大會議的時間落地以及美國大選臨近,財政規模有較大想象空間,市場宏觀交易情緒再起。目前熱軋板卷整體來看供給偏低,庫存保持去化,短期供需矛盾并不突出,那么對于后期熱軋板卷的價格走勢我們做以下具體分析。
一、市場情緒回歸理性 價格沖高回落
今年10月以來,鋼材市場價格整體沖高回落,10月初市場國慶節假期期間對政策利好預期繼續發酵,并在10月8日開盤后創下階段性最高價,其中熱軋板卷最高價為3740元/噸。然而,隨著后續政策利好陸續落地,市場情緒亦逐漸回歸理性,由于鋼材終端消費仍顯不足,鋼材整體消費量處于同期低位水平,且產業鏈上游存貨壓力未得到根本緩解,爐料鐵礦、煤焦價格及鋼材生產成本面臨走弱風險,產業鏈上下仍然承壓,并且隨之走弱。
?
二、庫存加速去化?需求仍存韌性
10 月下游工地開工延續了 9 月份的情形,截至 10 月 22 日,樣本建筑工地資金到位率為 64.2%,周環比上升 0.66 個百分點,需求有所修復。專項債發行速度仍然加快,但主要用于借新還舊,投向基建領域比例偏低,導致建材需求始終偏弱。而板材需求有所修復,10 月板材仍然去庫,家電、汽車、市政類管材需求有較強支撐,但隨著鋼價上漲10 月鋼材出口出現一定下滑,整體 10 月旺季需求陸續見頂。9 月海外除中國以外高爐產環比下滑,受海外制造業不景氣影響,高爐復產進度較慢,9 月鋼材出口量 1015.3 萬噸,同比+26%,總體出口持續性仍然存在韌性。從 Mysteel 表觀需求看,10 月熱卷平均表觀需求 317.29 萬噸,環比 +1.43%,同比+0.77%,增速有所放緩。板材出口及制造業需求依然偏強,導致表需出現修復。
?
據Mysteel調研數據顯示,截至11月1日全國熱軋板卷社會庫存為259.52萬噸,較上周降14.32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22.26萬噸。從庫存看,由于需求好轉,導致 10 月鋼材仍然維持去庫,但近期建材庫存已經開始累積。目前螺紋庫存水平比起去年同期低 21.12%,庫存降幅收窄,而熱卷絕對庫存較去年低 0.44%,總體庫存仍處于較低水平。
?
三、盤面利潤持續抬升?后期產量或有增幅空間
鐵水端:截至11月4日,247家高爐煉鐵產能利用率88.4%,環比減少0.08個百分點;鋼廠盈利率61.04%,環比減少3.90個百分點,整體來看盈利率仍在近幾年高位水平;日均鐵水產量235.47萬噸,環比減少0.22萬噸 從利潤上看,華北地區螺紋高爐螺紋當前即時利潤在 82.4 元/噸左右,華東-31.75 元/噸,華東熱卷利潤-81.75 元/噸,由于 10 月鋼價快速上漲,導致利潤修復速度快,但近期原料價格同樣上漲,吞噬一部分鋼材利潤,總體盈利情況較好。從鐵水產量上看,11 月鐵水可能延續增產。電爐端:目前華東三線螺紋電爐谷電利潤在 159 元/噸左右,平電利潤在-5.59 元/噸附近,近期平電轉向虧損,電爐復產進度減緩。如果11月鋼材繼續加速復產,但隨著天氣漸冷,北方地區率先停工,需求下滑,使得鋼材逐步走向累庫。
?
綜合來看,鋼廠尚有盈利,生產積極性不減,預計下周熱軋檢修影響為3.85萬噸,環比本周減少9.00萬噸,熱卷供應進一步增加,但傳統淡季逐漸已經到來,熱卷下游需求減弱,且目前政策刺激對市場影響較弱,需求向下已經成為市場共識,后續或繼續維持供大于求的局面,北方城市熱卷庫存或進入緩慢累庫階段。
?
四、宏觀預期搖擺,產業現實或有走弱跡象
因十月國內價格快速上漲,東南亞及韓國出口價格一度與中國倒掛,熱卷出口價格優勢明顯收窄:十月越南進口商進口中國熱卷利潤快速下滑37元/噸至13元/噸。據Mysteel調研顯示,十月鋼材出口接單冷清,并且海外圣誕節補庫即將結束,預計11月熱卷出口或將出現顯著下滑,且在12月進一步走弱。對于出口的擔心或持續制約熱卷利潤改善和產量提升,預計11月熱卷小樣本周均產量或環比下滑1萬噸至305萬噸,維持產量穩定。熱卷供應低位,疊加11月份部分 下游行業的國內訂單(11月家電排產計劃環比十月增加6.5%)環比改善,或能緩解出口下滑的部分影響。
10 月國內各政府部門出臺貨幣寬松政策及財政政策,但目前具體空間和額度尚不明確,主要關注地方政府化債力度及促進房地產“止跌回穩”措施。但由于 9 月底市場情緒達到頂峰,后續市場預期影響逐步減弱,市場交易重心或從預期轉向基本面。
?
目前來看,資金支持年內難以快速落地,淡季鋼材供需結構持續惡化,庫存累積,基本面壓力顯現,疊加前期原料價格上漲吞噬鋼材利潤,整體供應偏寬松。11 月前期鋼價受宏觀預期影響或維持震蕩偏強走勢,但原料價格或強于鋼材,成材交易價值有限。隨著鋼材利潤的縮減,后續鋼價面臨一定壓力,可能觸發負反饋現象。總體來說鋼價仍然處于弱現實和強預期的結構中,整體價格或承壓運行。
事物的發展大多由敘事驅動,九月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打破了以往對“日本經濟泡沫”的悲觀敘事參考。市場目前傾向于關注短期的大規模資金注入,并且希望這些資金能夠直接流入股市,這是市場所期待的景象。然而,真正關鍵的是改革本身,以及改革所帶來的一系列積極變化:減輕人民幣匯率的貶值壓力、釋放短期政策空間、增強政策的協同性、降低長期系統性風險,以及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的權利。這些改革措施可能不會立即提升大家的信心,但至少能夠阻止信心的進一步下滑,這是改革真正重要且核心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