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eel:預期效應下 無縫管市場是否存在機遇?
三季度以來,為穩定經濟增長,國內宏觀利好政策持續加碼。貨幣政策方面,寬松預期兌現,央行降準降息;銀行存量房利率下調;創設新型貨幣政策工具支持股。財政政策方面,擴大財政支出、化解地方債、刺激內需成為重點方向。這些政策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市場預期,預期效應下,9月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全國PPI環比降幅收窄0.1個百分點,9-10月,國內無縫管出現了先漲后跌的行情。對于后面還要落地的宏觀消息,是否能大大提振市場的信心,無縫管市場是否迎來機遇?
首先,我們先看看預期效應對當下市場的影響路徑是怎么樣的。
凱恩斯主義強調在經濟相對蕭條時期,擴大政府支出、增加投資,積極運用貨幣政策及財政政策可以刺激經濟、提高消費。也就是說,在政府開始進行積極的調控后,人們的消費意愿及投資心態將顯著轉好,預期作用下,下游消費增加促使生產情況轉好,從消費到生產形成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環,市場情況轉好。但現實情況是,人們在決策上往往是“短視”的,在國家出臺一系列刺激政策后,市場會將基本面的情況融入到對未來的預期中,由于目前國內經濟確實面臨動能不足的情況,當大家在短期沒有看到基本面轉好的情況下,客戶會陷入更深的悲觀情緒中,這種悲觀情緒在一定程度顯得過重,從終端企業到上游均面臨較大壓力。
其次,若市場預期轉好,無縫管市場供需面情況又將如何?
我們大膽猜測,如果市場預期轉好,成功帶動期貨及股票市場投資增加,實體企業融資環境變好,有效需求增加。但由于經濟主體大概率還是基于當前基本面,產量擴張將滯后于需求擴張,在需求向供應傳導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階段性的“供應缺口”,買方市場轉向賣方市場,價格上漲,行業利潤得到恢復,市場熱度增加,產能釋放與需求釋放形成相對“動態平衡”。但若市場預期轉好,帶動資本市場走熱,有效需求并未切實增加,短期的市場投機需求增加,會使得流通環節庫存增加,供需矛盾或進一步加深,市場心態受到影響。
最后,宏觀利好政策預期到底能否對市場起到正反饋效應呢?
筆者認為,盡管當前積極的財政政策以及適當寬松的貨幣政策落地后產生的影響可能會滯后一些,但國家對于推動有效需求,紓解實體企業困難的信號較強。目前市場心態已經出現確定性轉強,在全球出現降息潮的背景下,后期還將有增量政策陸續放出,作為市場的參與者,應該適當堅定信心,并合理配置產成品庫存,以應對行業面臨的結構性壓力。因為從行業來看,近期對于地產政策的松綁,房地產行業有望平穩恢復,基礎建設投資還有增加空間,而前期的老舊管網改造更新項目也在各地積極推進,信心的適度增加或一定程度上推動市場往好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