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重拾下跌勢頭,日本央行加息壓力增加
隨著日元兌美元再度跌向150及更弱水平,干預風險再度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自10月初以來日元重拾下跌勢頭,在截至10月4日的五個交易日,日元創出了2009年以來最大單周跌幅。日元進一步貶值的前景促使策略師警告,150關口或200日移動均線151.25附近的干預風險正在上升。瑞穗證券、野村證券和三菱日聯等機構表示,日元兌美元匯率有可能跌至更低水平,這加大了相關部門再次干預的威脅。
“關鍵在于日元是否會跌破152,”Gaitame.com Research Institute研究主管Takuya Kanda稱,這是一個關鍵水平,因為上次日元跌破這一水平后,很快就跌向160。
“到目前為止,‘賣出日元’是最受歡迎的交易——套利交易仍適用于做空日元的對沖基金,”ATFX Global Markets駐悉尼首席分析師Nick Twidale稱, “考慮到對美聯儲降息幅度的疑慮,目前投資者更容易偏向做空日元。”
日元下跌可能會使日本央行對通脹率可能超過2%的目標保持高度警惕。如果日元維持在當前水平,或是在年底前進一步走弱,日本央行會感受到12月加息的壓力。
根據日本央行最近的表態,日本央行在推進政策正常化方面面臨挑戰,而且新一屆政府對貨幣政策的偏好存在不確定性。大和證券首席市場經濟學家Mari Iwashita表示,“日本央行不太可能在眾議院選舉后和12月底擬定下一財年預算之前再次加息。”
日本官員最近的謹慎態度意味著,市場認為美日利差的收窄速度不會像先前預期的那樣快。新首相石破茂表示,日本還沒有準備好進一步升息,而強勁的美國數據則推動交易員削減對美聯儲貨幣寬松的押注。
“明年工資上漲的勢頭也在增強,如果美國經濟繼續保持彈性,我們相信,到明年1月日本央行發布季度展望報告時,加息的條件將會具備。”Iwashita表示,如果日本央行想看看美國新政府政策的可行性,以及春季薪資談判的情況,可能會將決定推遲到3月。
但近期日元的疲軟給明年1月加息的預期增加了一些風險。近年來,日本通脹對日元匯率波動的敏感度增加,日本央行在9月20日的政策聲明中也承認了這一點。這表明,日本央行面對日元疲軟的反應將比過去更加靈活。
據統計,自2022年第一季度日元開始貶值以來,日元兌美元匯率每下跌1%,兩個季度后的核心CPI就會上升0.2%。兩者之間的相關性要比2000年至2021年期間的0.04%強得多。
自10月初以來,日元兌美元匯率下跌了3.4%。如果匯率維持在這一水平,相關性表明近來的日元貶值將使2025年第二季度的核心CPI通脹率增加0.7個百分點。日元貶值也會加劇長期通脹,因為企業盈利增加,在明年工會和管理層的工資談判中可以要求更大幅度的加薪。
現在斷言日本央行加息前景還為時過早,不確定因素包括匯率和經濟,許多央行決策者認為經濟有望溫和復蘇,工資上漲將支撐消費,并有助于維持廣泛的價格上漲,滿足進一步加息的先決條件。目前,投資者普遍預計日本央行將在10月30-31日的會議上保持利率不變,同時將大致維持其對通脹的預期,即在2027年3月之前保持在2%的目標附近。前日本央行官員Nobuyasu Atago表示,日本央行不太可能等到明年3月才再次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