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國債發行3.97萬億元,長端收益率曲線季末變陡
截至2024年9月底,財政部在前9個月共發行國債149只,發行總額97,892.70億元,比去年同期多發8只,發行總額大增22,426.6億元;其中第三季度發行59只,金額為39,712.90億元,比去年同期多發7只,規模增加9,137.5億元,三季度發行總額占前9個月逾四成。
機構認為,從歷史數據來看,中長期國債以及超長期國債收益率都已經降至歷史相對低位,而短期國債利率則離歷史相對低位仍有一些距離。無論是從穩定經濟需要的利率角度,還是從全社會融資成本下行環境下債券性價比的角度,當前長債利率已經調整至較高水平。但這并不意味著短期風險解除。短期考慮到政策不斷加碼落地,以及市場情緒的持續發酵,市場依然存在風險。同時,在利率大幅下跌之后,節后贖回壓力依然有待進一步觀察。
據新華財經統計,截至9月底,市場存量國債有278只,余額332,025.85億元,其中10月和11月到期償還量分別為7,801.50和2,141.30億元。
據財政部2024年國債發行安排(下表),最后一季度還將有22只國債發行,其中19只為附息國債,3只為儲蓄國債。據最新發行公告,10月份將有2,950億元國債待發,其中貼現債有2期,規模分別為200億和600億元,另有24附息16和18期國債續發,規模分別為1,150億和1,000億元。
2024年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安排方面,前9個月已經發行了5只20年期、9只30年期和2只50年期超長特別國債,最后一季度尚有5只待發(下表),其中20年期2只,30年期有3只。
期限品種
從發行期限來看(下表),3個月-9個月短債發行有40只,占前三季度149只的26.85%,其次為10年以上品種,占14.77%;從發行量來看,9-10年期品種發行總額僅次于3個月-9個月品種,金額占比為14.41%。
統計顯示,前9個月共發行貼現債券58只(下圖),發行總額19,665.40億元;固息債券76只,發行總額66,855.9億元;到期一次還本債券15只,發行總額11,371.40億元。
一級市場利率
從一級市場發行利率來看,2024年國債前三季度發行利率總體呈下行趨勢(下圖),年初至三季度末,平均加權利率大幅下降56BPs,其中2月與9月下行較大,分別為16BPs和20BPs,5月和8月則出現反彈,分別上揚5.5BPs和0.79BP。
特別國債
2007年,經國務院同意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財政部發行了1.55萬億元特別國債,作為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的資本金來源。期限主要為10年、15年,2017年起陸續到期。2017年和2022年上述部分特別國債到期時,財政部向有關銀行定向發行特別國債償還。
對于2024年8月29日即將到期的4,000億元特別國債,財政部延續了以前年度的做法,繼續采取滾動發行方式,向有關銀行等額定向發行2024年到期續作特別國債,所籌資金用于償還當月到期本金。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稱,2024年到期續作的4,000億元特別國債將在銀行間債券市場面向有關銀行定向發行,包括10年期和15年期,規模分別為3,000億元和1,000億元。本次發行不涉及社會投資者,即個人投資者不能購買。2024年到期續作特別國債是原特別國債的等額滾動發行,仍與原有資產負債相對應,不增加財政赤字。
10月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目前7,000億元的中央預算內投資已經全部下達,用于“兩重”建設(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的安全能力建設)和“兩新”工作的1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已經全部下達到項目和地方。明年要繼續發行超長期的特別國債,并優化投向,加力支持“兩重”建設。
四季度展望
中金固收:今年前9個月的債券牛市是曲線平坦化的牛市,長端利率下行幅度較大,短端利率則保持穩定。短端利率此前下行的制約主要是匯率因素。而在美國開啟了降息周期之后,匯率約束消失,貨幣政策和短端利率下行空間完全打開。國內債券牛市或將進入到第二個階段,由短端利率下行帶來的曲線陡峭化的牛市。類似于美國降息周期開啟后,美債收益率曲線從此前的倒掛回到正掛的邏輯。預計未來幾個月,短端利率的下行空間較大,可能降幅達到50BPs以上。
申萬宏源:10月債市依舊是調整的概率相對較大,建議對長債和信用債市場保持謹慎。由于流動性較為充裕,10月資金和短端表現預計會偏強,債券收益率曲線預計會呈現“熊陡”格局,對前期的“牛平”曲線預計會有一定糾正。中期來看,這一輪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限或在2.40%-2.65%左右,2025年一季度開始債券市場有望逐步企穩。
國海固收:債市劇烈調整行情或告一段落,但接下來10月是政策出臺密集期,債市仍面臨擾動風險,短期內10年期國債收益率或在2.1-2.2%之間震蕩。后續債市逐漸企穩,對股市行情的反應鈍化;基本面修復需要低利率環境支持,目前仍在降息通道中,廣譜利率會隨之下行;若財政發力、年內政府債增發2萬億元,四季度政府債供給規模預計為3.3萬億元,仍低于去年同期的3.7萬億元,預計不會對債市造成太大沖擊;近期配置盤買入力量較為積極,為債市提供一定下行動力。保險等配置盤近期國債凈買入量有所上升,表明機構對國債的需求仍存,為債市利率下行提供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