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50風向指數調查:7月新增信貸或同比多增,社融增量有望破萬億
新一期財聯社“C50風向指數”結果顯示,7月新增信貸、社融規模或同比多增。其中,市場機構對7月新增人民幣貸款的預測中值為0.48萬億元,同比多增0.13萬億元;另對7月新增社融的預測中值為1.08萬億元,同比多增0.55萬億元。
物價方面,市場預計7月CPI或同比小幅上行至0.4%,PPI同比下跌0.8%。從資金面來看,8月地方債供給高峰可能來臨,資金面存在緊縮壓力,央行或綜合運用7天逆回購及臨時逆回購等工具,助力資金面維持穩健寬松。業內預計,年內降準、降息可期,全年仍有25-50BP的降準空間和10-30BP的降息空間。
“C50風向指數調查”是由財聯社發起,由市場中的各類研究機構參與完成,結果能夠較為全面地反映市場機構對于宏觀經濟走勢、貨幣政策感受以及金融數據的預期。共有近20家機構參與本期調查。
7月新增信貸或同比多增,市場機構預測中值為0.48萬億元
6月新增人民幣貸款2.13萬億元,較2023年同期3.05萬億元少增0.92萬億元。
從本期預測來看,市場機構對7月新增人民幣貸款的預測中值為0.48萬億元,較去年同期0.35萬億元水平,同比多增0.13萬億元。
其中,市場機構預測最低值為0.2萬億元,最高值為0.77萬億元,近5成機構預測區間在0.35萬至0.45萬億元。
廣發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倪軍分析,7月票據利率延續6月低位水平,月末觸及零利率,顯示實體信貸需求依舊疲弱。此外,7月抵押補充貸款(PSL)繼續凈償還,政策類信貸力度有限,其預計7月人民幣貸款增量有限。
7月社融增速或小幅上行,超6成機構預測新增社融規模破萬億
6月社融增量為3.3萬億元,而2023年6月的新增社融規模為4.23萬億元。
從本期來看,市場機構預測7月社融增速或小幅上行,新增社融規模中值為1.08萬億元,較2023年同期0.53萬億元,同比多增0.55萬億元。其中,超6成機構預測7月新增社融規模破萬億。
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宏觀分析師張文朗表示,雖然信貸內生需求疲弱,但是政府債發行仍然保持較快水平,相比去年同期多增。考慮到去年7月的基數較低,2024年7月社融增速可能小幅回升。
展望后期,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7月末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要求加大宏觀調控力度,加強逆周期調節,央行日前召開的2024年下半年工作會議重申保持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同經濟增長和價格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
據此,王青預計未來信貸、社融和M2增速等金融總量數據有望低位回升。
7月CPI同比增速或小幅上漲,PPI或同比下跌0.8%
6月CPI同比上漲0.2%,連續5個月保持正增長,但漲幅較5月低0.1個百分點,略低于市場普遍預期。
從7月來看,市場對CPI的預測中值為0.4%,參與機構預測區間為0.1%至0.5%。其中,超7成機構預測區間落在0.3%至0.4%。
財通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陳興表示,7月以來,雞蛋和豬肉價格延續上漲,鮮菜價格由跌轉漲,而鮮果價格有所下跌。在食品項拖累減輕的帶動下,疊加暑期旅游旺季提振出行相關消費,其預計7月CPI同比增速升至0.5%。
6月,PPI同比降幅收窄0.6個百分點至0.8%,創2023年2月來新高。調查顯示,參與機構對7月PPI同比的預測中值為-0.8%,與6月環比持平,預測最高值-0.5%、最低值-1.0%。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分析,從國際來看,受美國等發達經濟體經濟減速預期上升導致需求減弱,地緣政治緊張影響鈍化,以及特朗普提出將增加美國傳統能源供給影響,7月全球能源價格高位回落。此外,受需求轉弱預期影響,國際天然氣、金屬價格也整體回落。
國內方面,工業品價格走勢偏弱,南華工業品指數7月均值環比下降1.8%,連續第2個月環比下降。
從流通領域主要價格來看,上游能源產品中,石油與天然氣價格小幅上升,但煤炭價格明顯回調;黑色與有色金屬均有所下行;中游化工品漲跌互現,建材中水泥漲幅趨緩,玻璃下跌。
7月制造業PMI分項中,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分別為49.9%和46.3%,較6月下降1.8和1.6個百分點,為去年7月以來首次雙雙低于榮枯線。溫彬預計,7月PPI環比下降0.2%,同比下降0.8%,年內或難以轉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