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市金屬行業協會赴“紅日亭”開展公益活動
8月4日清晨,溫州市金屬行業協會黨委組織黨員、黨員發展對象和群團組織負責人,來到素有溫州“道德地標”美譽的“全國學雷鋒活動示范點”--紅日亭,和幾十年如一日為環衛工人、特殊群體和過往行人提供伏茶、早點的“紅日亭”老年義工隊員們一起雙向奔赴、接力奔跑,以實際行動傳遞行業鋼貿人“富而有責、富而有義、富而有愛”的愛心火炬。
此次活動,協會為紅日亭提供了數千元的大米。參加活動的人員身著紅馬甲,一大早如約來到現場,一支部副書記孫杰還帶上兒子一起參加了活動。他們頭頂烈日,冒著酷暑,將一袋袋大米卸車、搬運入庫。隨后,有的打掃衛生,有的端菜分碗筷,有的擺設餐桌凳,有的為需要的人們灌茶送水。早點時分,在紅日亭人員的指導下,他們戴上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將數百份早點用心分餐裝盤,有的還親自送到行動不便的老人們手中。早餐結束后,他們又清潔桌椅,整理現場,將所有碗筷和一張張餐桌、一條條板凳收拾到指定位置、全部恢復原樣。忙完這一切之后,他們個個汗流浹背,但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當日,前來參加志愿服務的有中小學生、公安干警,有腿腳不便的殘疾人,還有一位每天都抽出數小時過來做義工的企業家。滾動的電子屏上顯示,當天還有數名愛心人士為紅日亭捐款近萬元。
一棵大榕樹,一座紅日亭。據悉,七十年代初,一群愛心老人因不忍行人舀河水解渴,便在華蓋山腳下的小方亭里免費燒伏茶,一時被傳為佳話。此后,在當地政府和難以其數的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長期關心和幫助下,伏茶點越辦越大,越辦越紅火,不僅硬件設施得到極大改善,老年義工隊員們也有原來的五、六個人,增至現在的四、五十人,他們每天凌晨3點到紅日亭,一直忙碌到上午十點。施舍內容也有原來的夏送伏茶到冬施熱粥,再到端午節送粽子,冬至送湯圓。無數的老年人從簡過生日,將節省下來的錢捐贈出來,由紅日亭代辦生日宴,請大家吃長壽面,其樂融融,共襄盛世。
一個亭溫暖一座城。“紅日亭”志愿者群體先后榮獲“浙江好人榜”、“浙江驕傲”、“浙江省志愿服務項目金獎”等殊榮;被中宣部、中央文明辦分別命名為“全國學雷鋒活動示范點”和“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基地”。
正能量九洲傳遞,好作風千載繼承。如今的紅日亭在孫蘭香女士的帶領下,服務內容正由點到線、由線到面,不斷向助學幫困、防災救助、鄉村振興等基層社會治理等領域延伸,為中國式現代化和溫州“強城行動”注入不竭的精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