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毗鄰地區合作迎里程碑時刻 全國首個跨省域共建新區獲行政主體資格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毗鄰地區合作迎來里程碑時刻:7月29日和31日,川渝協同立法項目——關于川渝高竹新區行政管理有關事項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先后在四川、重慶兩省市召開的人大常委會會議上獲表決通過,意味著全國首個跨省域共建新區依法取得行政主體資格和相應行政管理權限。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肩負著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的重大使命。川渝高竹新區先行一步,于2020年12月由四川省政府與重慶市政府共同批復設立。“3年多來,兩省市打破行政壁壘,努力在新區內形成一體化的管理服務體制和改革創新體系。”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代永波說,去年新區的“小管委會+大公司”管理運行模式獲全國推廣。
川渝高竹新區管委會作為廣安市政府、重慶市渝北區政府的派出機構,具體負責新區規劃建設等工作。但隨著經濟管理、開發建設等行政管理事項不斷增多,川渝高竹新區管委會行政主體資格缺乏明確法律依據、行政管理權限不足等問題日益凸顯。“比如,要修一條跨越渝北和廣安的路,即使兩邊同時立項推進,但由于實施標準、監管要求等不同,很難做到步調一致。”川渝高竹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鐘超告訴記者,真正消除差異亟須川渝兩省市出臺地方性法規,賦予新區管委會行政主體地位和相應行政管理權限。
重慶市人大財經委經濟監督處處長蔣德陽介紹,兩省市在決定中對國土空間規劃編制、項目核準和備案等一些核心管理權直接給予明確,同時要求省、市、縣各級向新區賦權其他管理權,著力解決政策差異問題。四川省人民代表大會法制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智剛認為,決定明確新區經濟管理有關工作由新區管委會負責,社會事務有關工作由所在地人民政府負責,體現了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的鮮明取向。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構建跨行政區合作發展新機制。”四川省委省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委員盛毅認為,川渝兩省市通過協同立法方式規范、保障和促進川渝高竹新區開發建設,集成探索區域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將為全國毗鄰地區深度融合提供實踐樣本。
據悉,決定將于8月1日施行。川渝兩省市相關部門表示,將繼續加強銜接,加快制定行政管理事項下放清單,細化配套政策措施,確保有關行政管理權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記者 劉佳 張守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