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重慶”近期標志性成果含金量高 包括六大應用系統和基層智治等7個方面
記者從7月25日召開的數字重慶建設推進會上獲悉,在今年4月至7月的數字重慶建設中,我市在六大應用系統和基層智治等7個方面形成了一批標志性成果,一起來看——
數字政務領域,20個成員單位圍繞核心業務歸集數據庫表目錄3700個,治理合格率達到100%,聚焦經濟運行、城市治理、風險管控等重點領域提升處理能力。比如,圍繞“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方面,面向國企止損治虧、資產盤活等重點任務量化打表,形成“打贏國企改革攻堅戰”7類、170多項數據指標體系。
數字黨建領域,設置量化指標60個,納管8個領域、143萬個問題;推進人才服務改革等20項改革事宜,形成組織人才數據上下貫通、業務一網通辦等整體智治新能力;完成建立重大風險感知預警機制、事件(風險)綜合評估管控機制等17項改革,塑造形成“一鍵報送”、智能預警等20項功能。
數字經濟領域,形成“1+1+N”產業大腦構架,形成未來工廠梯次培育體系;產業大腦能力中心初步形成AI智能體靈活配置能力、組件復用能力、行業知識匯聚能力和服務資源協同共享能力;未來工廠形成以“產線、車間、工廠”為基本單元,加快智能裝備、工業軟件應用,實現梯次培育“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未來工廠”。
數字社會領域,新增核心業務7項、業務事項3084項,數據治理合格率達到99.75%;形成“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兜底保障、高品質公共服務多元化協同供給、智慧生活需求多樣化服務、現代社區數字化智能化綜合服務”等4類數字社會系統能力。
數字文化領域,14家成員單位共同謀劃23個數字化應用,其中11個應用納入“一本賬”,9個上線運行,在“紅色資源保護利用”“影視產業發展”等重點工作領域運行處置能力有效提升;集成“市級媒體大腦”“三情聯動”“國際傳播”等3個應用,形成“全媒體傳播大腦”綜合場景,支撐3項市級重點改革項目。
數字法治領域,通過迭代優化體系構架、持續抓好“三項核心績效”、積極謀劃“綜合場景”、圍繞基本能力建設推廣應用加快實戰、加強與三級治理中心社會治理板塊融通貫通,推進了“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等一批綜合場景,歸集基礎數據1395類,建立23個部門數據倉、23個專題數據庫。
基層智治領域,實現鎮域治理要素一屏統攬,提升了可視化掛圖作戰能力;集成落地20個應用,迭代多跨調度組件,實現全市各級上下貫通聯勤聯動,提升了多跨協同能力;實時動態監測、實時預警,提升了監測分析預判研判和輔助決策支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