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劃重點!二十屆三中全會權威解讀來了
中共中央于7月19日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和解讀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莫高義表示,7月15日至18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這次全會是在新時代新征程上,中國共產黨堅定不移高舉改革開放旗幟,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而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全會圓滿完成了各項議程,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今天,我們請來有關方面的負責同志,向大家介紹全會精神,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出席今天新聞發布會的有:
全國政協黨組成員、副主席,中央改革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穆虹同志;
中央財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農辦主任韓文秀同志;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沈春耀同志;
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懷進鵬同志;
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唐方裕同志。
唐方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出300多項舉措
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唐方裕介紹解讀三中全會精神時表示,全會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決定》共15個部分、60條,分三大板塊。第一板塊是總論,主要闡述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意義和總體要求。第二板塊是分論,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全面部署各領域各方面的改革。第三板塊主要講加強黨對改革的領導、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決定》共提出300多項重要改革舉措,都是涉及體制、機制、制度層面的內容,其中有的是對過去改革舉措的完善和提升,有的是根據實踐需要和試點探索新提出的改革舉措。
韓文秀:支持有能力民企牽頭國家重大技術攻關
中央財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農辦主任韓文秀在會上表示,《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強調要完善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項目建設長效機制,支持有能力的民營企業牽頭承擔國家重大技術攻關任務,規范涉民營企業行政檢查。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要制定出臺民營企業促進法。
韓文秀:推進能源、鐵路等行業自然壟斷環節獨立運營和競爭性環節市場化改革
韓文秀表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促進各種所有制經濟優勢互補,共同發展。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推動國有資本和國資企業做強做優做大,開展國有經濟增加值核算,推進能源、鐵路等行業自然壟斷環節獨立運營和競爭性環節市場化改革。
韓文秀:擴展地方稅源 提升市縣財力同事權相匹配的程度 不得違規要求地方安排配套資金
韓文秀表示,針對地方政府和基層財政困難,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要完善中央和地方財政關系,增加地方自主財力,擴展地方稅源,提升市縣財力同事權相匹配的程度,適度加強中央事權,提高中央財政支出比例,不得違規要求地方安排配套資金,研究與新業態相適應的稅收制度。
韓文秀:《決定》提出推行由常住地登記戶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制度 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韓文秀表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推行由常住地登記戶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制度,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為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強農惠農富農,《決定》提出完善覆蓋農村人口的常態化防止返貧致貧機制,建立農村低收入人口和欠發達地區分層分類幫扶制度,統籌建立糧食產銷區省際橫向利益補償機制,完善鄉村振興投入機制,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
韓文秀:《決定》提出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 促進各類先進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集聚
韓文秀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提出“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這是一項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將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全新動力。《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要加快形成同新質生產力更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健全傳統產業優化升級體制機制,完善戰略性產業發展政策和治理體系,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完善促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政策體系,促進各類先進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產率。《決定》強調要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加強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這些都是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
韓文秀:《決定》明確健全勞動、資本、土地、知識、技術、管理、數據等要素市場制度和規則
韓文秀表示,《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明確了三方面關鍵改革舉措:一是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包括構建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全國一體化技術和數據市場,統一規范、信息共享的招標投標和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體系,一體銜接的流通規則和標準,全國統一電力市場等。二是推進要素市場化改革,健全勞動、資本、土地、知識、技術、管理、數據等要素市場制度和規則。三是完善市場經濟基礎制度,包括完善產權保護、信息披露、市場準入、破產退出、信用監管等制度。市場經濟本質上是法治經濟。《決定》特別提出,防止和糾正利用行政、刑事手段干預經濟糾紛,對侵犯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和合法利益的行為實行同責同罪同罰。
韓文秀:《決定》要求有序擴大商品市場、服務市場、資本市場、勞務市場等對外開放
韓文秀表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要求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要擴大對最不發達國家單邊開放,擴大自主開放,有序擴大商品市場、服務市場、資本市場、勞務市場等對外開放,完善境外人員入境居住、醫療、支付等生活便利制度,統籌推進重大標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項目,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讓中國大市場成為世界大機遇。
韓文秀:《決定》強調要健全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新就業形態人員社保制度
韓文秀表示,《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堅持老百姓關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進什么。強調要健全高質量充分就業促進機制,健全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新就業形態人員社保制度,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完善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政策機制。這些舉措的落實見效,必將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韓文秀:積極發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 為實體經濟提供源頭活水
韓文秀表示,要更加有力有效實施宏觀調控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好發力見效,加快專項債發行使用進度,確保基層“三保”按時足額支出,發揮好財政資金對經濟增長和結構調整的杠桿撬動作用。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精準有效,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積極發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為實體經濟提供源頭活水。要落實好“兩新”、“兩重”決策部署,實施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投入更多真金白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讓企業和消費者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要把長遠增后勁與短期穩增長結合起來,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加強國家重大戰略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項目建設。要把經濟政策和非經濟性政策都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
韓文秀:按照三中全會的部署 要有效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 穩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
韓文秀表示,要扎實推動人民群眾和企業可感可及的改革。改革發展都要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改革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按照三中全會的部署,要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完善勞動者工資決定、合理增長、支付保障機制,多渠道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有效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穩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增強居民消費能力和意愿。完善擴大消費長效機制。健全高質量充分就業促進機制,支持和規范發展新就業形態。健全政府投資有效帶動社會投資體制機制,形成市場主導的有效投資內生增長機制。完善促進機會公平制度機制,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暢通社會流動渠道,營造勤勞致富環境。
韓文秀:要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
韓文秀表示,要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增強國內大循環的內生動力和可靠性。面對新的國際環境,我們要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不斷拓展我國的發展空間。同時,要充分挖掘內需潛力,充分利用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和投資的關鍵作用,推動我國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中國經濟是大國經濟,內需潛力大,內部可循環,只要辦好自己的事,就能夠確保國民經濟循環暢通、行穩致遠。
韓文秀:我國新型城鎮化仍在持續推進 房地產高質量發展還有相當大的空間
韓文秀表示,要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近期,房地產市場正在出現積極變化。我們要堅持消化存量和優化增量相結合,進一步落實和完善房地產新政策,切實做好保交房工作,盤活存量商品房和土地資源。下一步,要貫徹落實好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消除過去“高負債、高周轉、高杠桿”的模式弊端,建設適應人民群眾新期待的“好房子”,更好滿足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并建立與之相適應的融資、財稅、土地、銷售等基礎性制度。需要指出,我國新型城鎮化仍在持續推進,房地產高質量發展還有相當大的空間。
韓文秀:要按照三中全會《決定》的部署 大力培育壯大新興產業
韓文秀表示,要加快發展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培育壯大新的經濟增長引擎。近年來我國形成了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光伏等一批優勢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低空經濟、新型儲能等新興產業發展向好,累計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超過14萬家。我們要按照三中全會《決定》作出的部署,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大力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布局建設未來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形成一批新興支柱產業,不斷增強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韓文秀:推動電信、互聯網、教育、文化、醫療等領域有序擴大開放
韓文秀表示,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要盡快落實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清零”要求,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合理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擴大服務業開放,全面實施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推動電信、互聯網、教育、文化、醫療等領域有序擴大開放。加快推進離岸貿易發展。
韓文秀:將進一步完善來華經商旅游人員居住、醫療、支付等便利制度
韓文秀表示,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我們要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在產權保護、產業補貼、環境標準、勞動保護、政府采購、電子商務、金融領域等實現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相通相容,建立高效便利安全的數據跨境流動機制,打造透明、穩定、可預期的制度環境。近期我們對一些國家實行單方面免簽政策,受到普遍歡迎,取得良好效果。我們將進一步完善來華經商旅游人員居住、醫療、支付等便利制度。
懷進鵬:中國接受高等教育人口達2.5億
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懷進鵬在會上表示,我國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過14年,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達到2.5億。
懷進鵬:分類推進高校改革 建立科技發展、國家戰略需求牽引的學科調整機制
懷進鵬表示,分類推進高校改革,建立科技發展、國家戰略需求牽引的學科調整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提升教師教書育人能力,健全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資源和創新要素,推進高水平教育開放。
懷進鵬:完善人才自主培養機制 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
懷進鵬表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強調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自主培養機制,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著力培養造就戰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著力培養造就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提高各類人才素質,強化人才激勵機制,為人才成長營造良好環境。
懷進鵬:將實施基礎學科與交叉學科突破計劃 提升基礎研究的組織化程度
懷進鵬表示,完善高校科技創新機制。我們將實施基礎學科與交叉學科突破計劃,提升基礎研究的組織化程度,把重大任務作為科教融匯的“發動機”,引領學科交叉融合,推動產出更多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成果。特別是將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通過長周期穩定支持、長周期評價,引導支持一批具有家國情懷、創新能力突出的高校青年教師,開展高水平自由探索,挑戰科學“無人區”。我們將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效能,打造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加快布局建設高等研究院,推動高校和企業“雙向奔赴”,促進高校科研成果高水平創造、高效率轉化,不斷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
懷進鵬: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 實施一流學科培優行動
懷進鵬表示,分類推進高校改革。經濟社會發展實際上對學校和人才的需求是多樣的,在高校中既需要“全能選手”,又要有“單項冠軍”。我們將明確各類高校發展定位,建立分類管理、分類評價機制,引導不同類型高校在不同領域、不同賽道塑造并發揮高校的優勢,追求卓越、辦出特色。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實施一流學科培優行動,聚焦優勢突破方向,打造一批一流學科標桿,在重大任務完成中提升學科建設能力。
懷進鵬:加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 讓群眾認可的“好學校”越來越多
懷進鵬表示,在資源配置上,突出擴優提質,加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我們將針對學齡人口峰谷變化做好前瞻性布局,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建立同人口變化相協調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供給機制。完善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推進機制,深化集團化辦學和城鄉結對幫扶,促進新優質學校成長,讓群眾認可的“好學校”越來越多。
沈春耀:對于需要分步推進的制度創新舉措 可以采取“決定+立法”“決定+修法”等方式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沈春耀在會上表示,我們要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積極適應新形勢新要求,著力處理好改革和法治的關系。對于深化改革需要制定的法律法規,及時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對于實踐經驗尚不充分,需要先行先試、探索積累的事項,可以依法作出授權決定;對于不適應改革發展要求的現行法律規定,及時進行修改完善或者依法予以廢止;對于相關改革決策已經明確、需要多部法律作出相應修改的事項,可以采取“打包”修法方式一并處理;對于需要分步推進的制度創新舉措,可以采取“決定+立法”“決定+修法”等方式,先依法作出有關決定,再及時部署和推進相關立法修法工作。
穆虹:當前外部不確定性增加 但不會影響中國繼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堅定決心和信心
中央改革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穆虹在會上表示,堅持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改革和開放相輔相成,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中國改革發展的成功實踐。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在加速演進,外部不確定性增加,但不會影響中國繼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堅定的決心和信心。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強調,“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我們將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持續推進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這次全會《決定》還就對外開放作了專門部署,涉及擴大制度型開放、外貿體制改革、外商投資和對外投資管理、優化區域開放布局、完善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機制等,釋放了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明確信號。中國正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將依托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在促進雙循環中不斷拓展開放的深度和廣度,塑造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優勢,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改革,與世界各國共享發展機遇、共創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