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破7.31!僅隔一周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再下挫
繼6月26日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跌破7.30一周后,7月3日早盤,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跌破7.31元關口,創去年11月中旬以來新低。
數據顯示,截至發稿,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報7.3073元,盤中最低報7.3115元;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盤中最低報7.2736元。
多位受訪市場人士認為,近期數據顯示,人民幣貶值內部壓力沒有根本改觀,同時主要國家大選結果不確定性增加,避險需求上升導致美元指數昨晚走強,進一步打壓亞洲貨幣。
7月3日,日元兌美元跌至161.81,連續第三個交易日刷新38年來新低。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美元兌離岸人民幣已經升值2.6%,與美元兌歐元2.7%升值幅度相近,但是明顯低于美元指數4.35%、美元對日元14.78%的升幅。
平安固收團隊7月3日最新報告認為,7月份匯率維穩壓力大于以往,觀察三中全會過后匯率彈性能否釋放;另外,7月資金價格季節性回落,預計市場仍會交易15日左右的降息預期。
美英法選舉推高美元避險需求,亞洲貨幣再次普貶
東海期貨7月3日報告分析稱,今年以來,由于美國經濟加快回暖、通脹較高、美聯儲降息預期整體降溫,但是短期通脹以及消費和勞動力等部分經濟數據放緩,有助于提振全球風險偏好。而且美聯儲官員頻頻放鷹、歐元走弱推升美元進一步走強。
7月3日,香港某資產管理公司研究員對財聯社表示,除了美國降息預期弱化固有的壓力之外,近日美英法大選走勢對極端勢力有利,讓市場擔心下一步地緣政治變化,也令到美元指數上揚。
東方金誠7月2日凌晨發布觀點也認為,考慮到當前民調支持下,市場有定價特朗普贏得美國大選的趨勢,加之本周英國和法國都將迎來大選若法國右翼勢力繼續占上風,或將帶動美元進一步走強。
匯率價格偏離較大,6月中間價已經上調
平安固收團隊7月3日報告圖表顯示,當前匯率價格偏離處于近年來最大值,且持續已經超過一個季度。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長時間處于個位點數的窄幅浮動狀態。
7月2日《IMI宏觀金融月度分析報告(6月)》認為,6月前28天,人民幣中間價微幅上調,由7.11升至7.127,但是與其他非美貨幣相比,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貶值幅度偏小,帶來CFETS一籃子匯率走強,最新讀數為6月28日100.04,相比月初上漲0.3%。
平安證券分析師劉璐認為,從中間價與即期匯率差來看,當前穩匯率壓力大于以往。下一步將會關注7月三中全會是否允許增加匯率彈性,如有則意味著貨幣政策受到的外部制約得到緩解。
不過,中信證券最新研報認為,各賬戶變動顯示出外部因素使得人民幣繼續面臨被動貶值壓力,同時內部因素可起到一定的托底作用。往后看,人民幣更為重要的支撐或在于央行穩匯率工具的強度;預計后續央行穩匯率政策有望保持強度,人民幣匯率雖有壓力,但貶值空間有限。
短期人民幣匯率依然承壓,機構認為利好政策有機會出臺
在突破7.31新低之后,東海期貨報告分析認為,短期對國內股市和人民幣匯率有較大的壓力。報告主要依據是考慮到基建投資加速、出口改善,對經濟有一定的支撐。但是,國內資本市場政策影響顯現,國家地產刺激政策短期并未有明顯的效果,以及中歐貿易摩擦風險等因素。
認為短期匯率承壓的還包括《IMI宏觀金融月度分析報告(6月)》,報告稱,考慮到歐美降息預期走弱,匯率壓力仍較大,降息短期或并不緊迫。短期來看,央行依舊強調“靈活運用利率、存款準備金率等政策工具”,貨幣政策仍處在總量寬松空間內。
對于降息等穩經濟政策出臺的可能性,東方金誠王青7月3日的觀點較為樂觀,他認為,整體上看,主要是受內需不振、外需邊際放緩影響,前經濟回升向好基礎尚不穩固,其中有效需求不足是主要矛盾。回顧歷史可以看到,一旦官方制造業PMI指數連續3個月處在收縮區間,穩增長政策加碼的概率就會顯著增加。
據此王青判斷,在經歷2月以來的政策觀察期后,三季度貨幣政策降息降準窗口有望再度打開;5月17日房地產新政之后,下半年樓市支持政策力度也將進一步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