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teel:京津冀區域7月建筑鋼材價格或繼續成為高價區
2024年開年以來,京津冀區域長期成為高價區,持續時間累計有一個季度之久,作為傳統的產鋼重地,建筑鋼材價格長期高于南方,南材逆勢北上等奇怪市場現象,下面從價差、產能利用率、鋼廠庫存、社會庫存及需求等幾個方面進行簡要分析。
北高南低,維持一個季度有余
2024年初,南方價格高于北方200元/噸,進入4月下旬以來,情況迅速逆轉,高峰時段出現于6月中旬,北方價格高于南方330元/噸,雖然近期北方有一定補跌,但仍高于南方240元/噸。出現如此反常原因在于北方供需錯配,開年一波下跌,3-4月時鋼廠利潤急劇收縮,作為產鋼大省的河北反而鋼材產量不高,疊加鋼廠轉產板材及品種鋼,導致低端大路貨建筑鋼材供應不足,需求表現尚可,北方價格較為堅挺。詳見下圖:
近期產能利用率偏高,但未來有走低預期
從我的鋼鐵網6月28日調研數據來看,京津冀建筑鋼廠產能利用率保持穩定,除了個別鋼廠盤線產能利用率有所變化,螺紋鋼產線基本保持平穩,在限產措施落地之前,估計不會有太大變化。
鋼廠庫存較去年同期偏低
今年以來鋼廠廠內螺紋鋼庫存持續處于偏低水平,截止6月27日調研數據來看,京津冀主要鋼廠廠內螺紋鋼庫存較去年同期低27.4%。
社會庫存累計速度尚可接受
截止6月28日數據,京津冀主導建筑鋼材市場庫存累庫速率5.42%,原因在于淡季特征明顯,高溫及中考抑制需求釋放。鋼廠產量并未因利潤收縮下降,東北、西北及華南資源集中到貨,供需矛盾或進一步累積,預計下周京津冀建筑鋼材庫存或進一步增加5萬噸左右。
需求、需求、還是需求
北方高溫,南方多雨,季節性淡季這個是眾所周知的邏輯,但為什么在西北、東北及“南材北上”的背景下,京津冀區域卻走出獨立行情,核心原因在于需求,雖然這個是形而上學,個人體感差異很大甚至有些玄學的結論,但價格是最好的佐證,不然京津冀也不會出現長達一個季度的高價區情況。
總結
價格是供需的體現,雖然7月京津冀區域內鋼廠產量變化不大,東北、西北及南材加大對于本區域內的投放,需求有進一步走弱的預期,供需矛盾在累積,但市場也有些積極的變化,即將于7月中旬召開的重要會議,宏觀仍存在較強的預期,產業內矛盾也不尖銳,在南北都淡季特征明顯的格局下,預計京津冀區域或7月仍將作為高價區存在,看似不合理,但卻是真實存在并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