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不動亞洲央行也不敢動,“天大的餡餅”正掉向歐洲?
如果把當前全球央行貨幣政策的變動,比作一場“一二三木頭人”的游戲,那么很顯然:對通脹走向猶豫不決的美聯儲、和眼見美聯儲不動而同樣不敢動的亞洲央行,可能會更長時間地停留在原地。而已經或打算有所動作的多家歐系央行,則可能正愈發接近于終點線。
至于這一幕,對于全球金融市場的大格局意味著什么?一些業內人士已表示,這或許預示著歐洲股市和債市在今年余下時間里將有望領跑全球市場——因為降息將刺激支出,通脹放緩將利好債券,本幣疲軟將提振出口。
不少交易員已經對大西洋兩岸貨幣政策的分化做出了反應,并認為市場資金流向勢將迎來重大轉變。
美歐亞貨幣政策分歧開始凸顯?
事實上,本周美國方面的關鍵經濟數據雖然不多,但歐洲市場卻并不平靜。包括瑞典央行、英國央行等在內的歐系貨幣央行已經適時發出了一個明顯的新信號,即整個歐洲的借貸成本下降速度,將比美國更早、幅度更大……
英國央行周四雖然如市場預期將基準利率維持在了5.25%的16年高位不變,但此次利率決議的整體基調顯然已偏于鴿派。
英國央行最終是以7票對2票的結果決定連續第六次會議按兵不動的,其中副行長Dave Ramsden和英國央行官員Swati Dhingra已毅然投票贊成“立即降息”。
英國央行行長貝利(Andrew Bailey)在會議后表示,盡管通脹出現了“令人鼓舞的消息”,并預計將在未來幾個月降至接近央行2%的目標,但央行仍需看到更多證據表明通脹將持續保持在較低水平,然后才會采取降息行動。不過,貝利對當前的進展表示樂觀,并暗示如果通脹前景符合預期,最早可能在下個月降息。
在英國央行決議公布后,交易員已進一步加大了對英國央行降息的押注。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瑞典央行已經在本周早些時候進行了2016年以來的首次降息,瑞士央行也已在3月份降息,這兩家央行也是目前G10央行中唯二降息的央行。
考慮到歐洲央行此前也已暗示將在6月份降息,很顯然,在本輪全球發達經濟體降息浪潮開啟的進程中,歐系央行正明顯處于領跑的位置。這與遲遲不敢動的美聯儲以及因為貨幣保衛戰而更多要看美聯儲臉色的亞洲央行,形成了較為明顯的對比反差。
目前,盡管業內對美聯儲降息的預期在過去兩周有所升溫,但年內美聯儲最多可能也就會降息兩次,最早可能在9月開啟(考慮到大選前的窗口,這一時間點其實也存在疑慮)。
而隨著美聯儲年內降息窗口的推遲,以及亞洲貨幣承壓,亞洲央行目前的處境也極為尷尬。若在美聯儲之前降息,有可能令已然疲軟的亞洲貨幣雪上加霜,推高進口商品和服務的價格,通脹率可能隨之走高。而若推遲開啟期盼已久的寬松周期,則有可能阻礙經濟復蘇的步伐,高利率可能抑制國內需求,對泰國等家庭債務水平較高國家的威脅尤其大。
美聯儲的政策路徑長期以來通常被視為亞洲央行的一個關鍵考量,特別是那些經濟對外匯匯率敏感的國家。市場對美聯儲偏緊縮利率路徑的預期已使美元更為堅挺,而且如果對中東沖突的擔憂加劇,美元作為避險資產可能會獲得更多支持。
上月,印尼央行意外宣布加息,便是這一背景下最為直觀的寫照和無奈的選擇。
有鑒于此,一些經濟學家和分析師近來已經調低了對亞洲降息周期的預期。
歐洲股債市場有望脫穎而出?
根據利率市場目前的最新預估,英國央行在今年年底前預計將總共降息約55個基點,歐洲央行將降息70個基點,而仍在努力應對強勁通脹的美聯儲則將僅降息43個基點。
這一明確的分歧,已令不少業內人士目前在全球范圍內,對歐洲的股債市場表現更為看高一線。
瑞士Lombard Odier投資管理公司的宏觀主管Florian Ielpo就表示,他看好歐洲和英國股市。盡管美股對2020年以來全球股市的上漲貢獻最大,但當前歐洲可能正成為中心。
Newton Investment Management多元資產投資組合經理Paul Flood也指出,他正從估值角度出發買入英國股票,并看好英國政府債券,因為英國央行未來降息的可能性更大。
在英國央行周四公布利率決議后,以出口企業為主的英國富時100指數已創下歷史新高。歐洲斯托克600指數本周迄今則上漲了2%,也有望創下自1月以來的最大周線漲幅。
摩根大通資產管理的全球市場策略師Hugh Gimber說:“歐洲經濟確實在加速增長,盡管起點較低,而美國經濟正從較強的起點降溫。”
值得一提的是,英國央行的貨幣政策上一次明顯偏離美聯儲還要追溯到2016年8月,當時英國央行將利率下調了25個基點,以保護經濟免受英國脫歐的影響,而美聯儲則按兵不動并準備加息;歐洲央行在2014年至2022年期間則一直是堅定的鴿派——歐元區利率曾長期低于零,不過此后在貨幣政策的轉變節點上也一直追隨美聯儲。
目前,一些業內人士認為的風險在于,歐系央行究竟能在降息問題上領先美聯儲多少?一些人表示,雖然歐洲政府債券的表現可能會暫時優于美債,但可能會繼續波動,因全球通脹路徑仍然難以預測。
Lombard Odier的Ielpo說,英國央行、歐洲央行和其他歐系央行可能會后悔太早發出過于鴿派的聲音。
BlueBay Asset Management的投資組合經理Neil Mehta則指出,該公司不看好英國債券,部分原因是英國的通脹率相對較高。Mehta認為,這種貨幣政策分化題材可能主要會在外匯市場上上演,美元將保持強勢,隨著進口價格上漲,歐洲將面臨進一步的通脹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