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單不足導致德國經濟放緩
德國的訂單短缺問題有所惡化,已成為經濟發展的障礙。
德國伊弗經濟研究所8日公布的一項商業調查顯示,4月,德國39.5%的制造業企業表示正遭受訂單不足的困擾,高于1月的36.9%。
調查顯示,在服務業,這一比例從1月的32.1%上升到4月的32.4%。伊弗經濟研究所調查主管克勞斯·沃拉貝(Klaus Wohlrabe)表示,訂單不足阻礙了德國的經濟發展,幾乎所有行業都受到了影響。
在制造業中,能源密集型產業受到訂單不足的沖擊最大。造紙業的這一比例為53.9%,金屬生產加工業為50.6%,化學工業為46.6%。不過,只有少數飲料制造商提及其缺乏訂單,比例為14.3%。汽車行業受訂單不足影響的企業比例為29.2%,也明顯好于平均水平。
在服務提供商中,4月63.9%的招聘機構稱其訂單過少。沃拉貝說:“經濟發展全面疲軟的事實減少了對臨時工的需求。”調查顯示,在酒店業,36.9%的企業表示缺少客人。在策劃活動的行業,這一數字為45.5%。沃拉貝指出,尤其是規模較小的供應商,他們的工作重點不是大型活動,因此可以輕松承擔更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