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財政支出進度較快,增發國債有望帶動后續實物工作量
財政部22日公布的2024年一季度財政收支情況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0877億元,同比下降2.3%,扣除特殊因素后可比增長2.2%左右;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9856億元,同比增長2.9%。
業內人士指出,一季度財政收入延續恢復性增長態勢,扣除去年同期中小微企業緩稅入庫抬高基數、去年年中出臺的部分減稅政策翹尾減收等特殊因素影響后,財政收入可比增長2.2%左右。支出方面,一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預算的24.5%,高于近3年的平均水平。往后看,以水利、防災項目為主的2023年增發國債對應項目將集中在上半年開工建設,對后續實物工作量有望形成帶動。
一季度財政收入延續恢復性增長態勢
財政部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0877億元,同比下降2.3%,扣除去年同期中小微企業緩稅入庫抬高基數、去年年中出臺的部分減稅政策翹尾減收等特殊因素影響后,可比增長2.2%左右。
分中央和地方看,一季度,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5805億元,同比下降6.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35072億元,同比增長1%。分稅收和非稅收入看,一季度,全國稅收收入49172億元,同比下降4.9%;非稅收入11705億元,同比增長10.1%。
在22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財政部副部長王東偉介紹,一季度,財政收入按可比口徑計算繼續保持恢復性增長態勢。其中,文旅消費、先進制造業等行業稅收較快增長。
“服務業方面,與居民消費關聯性較高的住宿和餐飲業稅收增長44.7%,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稅收收入增長26.7%,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稅收收入增長6.8%,零售業稅收收入增長5.7%,反映出居民消費活力正在不斷釋放。”王東偉介紹說,制造業方面,一季度制造業稅收收入同比下降,扣除不可比因素影響后,實現平穩增長。
從具體稅收收入看,一季度,國內增值稅同比下降7.1%。國內消費稅同比增長10%。企業所得稅同比增長1%。個人所得稅同比下降4.5%。進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同比下降2.7%。房地產相關稅收中,契稅同比下降6.4%,房產稅同比增長21%;城鎮土地使用稅同比增長12.3%,土地增值稅同比增長0.7%,耕地占用稅同比增長21.5%。
廣發證券資深宏觀分析師吳棋瀅表示,扣除去年同期中小微企業緩稅入庫抬高基數、去年年中出臺的部分減稅政策翹尾減收等特殊因素影響后,一季度財政收入可比增長2.2%左右,高于自然口徑,但整體并不算太高。數據還顯示,一季度財政收入進度27%,慢于過去3年29%-30%的平均進度。
一季度財政支出進度高于近3年平均水平
財政支出方面,一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9856億元,同比增長2.9%。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支出8004億元,同比增長10.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1852億元,同比增長1.9%。
從具體分項來看,一季度主要支出領域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2708億元,增長3.7%;教育支出10436億元,增長2.5%;城鄉社區支出5614億元,增長12.1%;農林水支出5185億元,增長13.1%。
王東偉表示,一季度重點支出得到較好保障。在2023年四季度增發國債的1萬億元資金,大部分于今年使用。今年2月底前,財政部將1萬億元增發國債資金全部下達到地方。從一季度數據看,增發國債資金重點投向的城鄉社區支出、農林水支出、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支出同比分別增長12.1%、13.1%、53.4%,均實現了兩位數增長。
“一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預算的24.5%,高于近3年的平均水平。”王東偉表示,從具體支出科目看,社會保障和就業、衛生健康、城鄉社區、交通運輸、住房保障等支出進度較快,其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進度30.7%、城鄉社區支出進度26.2%、衛生健康和交通運輸支出進度均為25.1%,都超過序時進度。
吳棋瀅還分析,1-3月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占比高達18.2%,為近年來的最高水平,社保就業支出高企可能與職業培訓有關,如2023年中央財政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全力以赴確保就業大局穩定。此外,以水利、防災項目為主的2023年增發國債對應項目預計將集中在今年5-6 月開工建設,這對后續實物工作量有望形成帶動。
數據還顯示,一季度,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10394億元,同比下降4%;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17798億元,同比下降15.5%。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8147億元,同比下降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