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儲蓄國債發行、財政政策!財政部重磅發聲
4月22日,國新辦就2024年一季度財政收支情況舉行發布會。財政部國庫司司長李先忠22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密切關注儲蓄國債的供需關系變化和銷售情況,研究適當增加發行規模。發布會重要內容如下:
財政部:密切關注儲蓄國債的供需關系變化和銷售情況 研究適當增加發行規模
財政部國庫司司長李先忠表示,為了進一步滿足投資者購債需求,下一步,我們將采取以下四項措施:一是密切關注儲蓄國債的供需關系變化和銷售情況,研究適當增加發行規模。一債難求”核心就是需求旺盛,供給相對不足,所以我們下一步要研究適當增加發行規模。二是研究進一步調降單人購買限額,使儲蓄國債能夠惠及更多的投資者。三是在保障柜面銷售的基礎上,不斷提升電子式儲蓄國債的信息化服務水平,穩步增加電子式儲蓄國債網上(手機)端銷售額度。同時,加大宣傳,引導更多的投資者通過網上(手機)端購債,改進購債體驗。四是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優化憑證式儲蓄國債的額度分配機制,更好地匹配有實際需求的網點,并研究優化憑證式和電子式兩種儲蓄國債發行比例的中長期安排,更好地滿足投資者購債需求。
財政部:根據項目分配情況 及時啟動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工作
財政部預算司司長王建凡表示,財政部已經將2024年超長期特別國債支出納入到2024年預算,同時扎實推進前期準備工作。下一步,財政部將根據超長期特別國債的項目分配情況,及時啟動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工作。我們將結合債券市場需求和超長期特別國債對應建設項目的實施周期,科學設計發行品種期限,實現與項目期限的合理匹配。同時,統籌一般國債和特別國債發行,合理安排發行節奏,切實保障特別國債項目資金需求。
財政部:一季度專項債發行規模小于往年與兩方面原因有關
財政部預算司司長王建凡在發布會上表示,2024年一季度,各地在提前下達的新增專項債務限額內發行專項債券,主要用于市政建設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社會事業、交通基礎設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重點領域項目建設,發揮了專項債券資金強基礎、補短板、惠民生、擴投資等積極作用。一季度發行規模小于往年,一方面是以往年度為應對疫情沖擊等特殊因素影響,加大年初發行規模,另一方面也與地方項目建設資金需求、冬春季節施工條件、債券市場利率等因素相關,同時我們也在提高專項債項目質量、加強項目前期準備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總體看全年發行規模總體仍然是符合預期的。
財政部:將會同相關部門指導地方合理把握專項債券發行節奏 優化政府投資節奏和力度
財政部預算司司長王建凡表示,下一步,財政部將會同相關部門指導地方合理把握專項債券發行節奏,優化政府投資節奏和力度,指導保障重大項目資金需求,提高債券資金使用績效,發揮好政府投資的帶動放大效應,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財政部:支持部分大中城市實施城市更新行動 開展地下管網更新改造
財政部副部長王東偉表示,財政部將統籌用好增發國債、地方政府專項債、中央預算內投資等政策工具,推動重點領域、重大項目建設。下一步將會同有關部門支持部分大中城市實施城市更新行動,開展地下管網更新改造。
財政部:持續抓好增發國債資金監管 確保將寶貴的資金用在刀刃上
財政部預算司司長王建凡表示,下一步,財政部將積極發揮職能作用,指導地方加快推進項目實施,持續抓好增發國債資金監管,確保將寶貴的資金用在刀刃上,努力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財政部:一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預算的24.5% 高于近3年平均水平
財政部副部長王東偉表示,一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預算的24.5%,高于近3年的平均水平。從具體支出科目看,社會保障和就業、衛生健康、城鄉社區、交通運輸、住房保障等支出進度較快,其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進度30.7%、城鄉社區支出進度26.2%、衛生健康和交通運輸支出進度均為25.1%,都超過序時進度。
財政部:2024年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已下達8.68萬億元 占年初預算的85.1%
財政部副部長王東偉表示,2024年安排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10.2萬億元,可比增長4.1%。今年全國人大批準2024年中央預算后,財政部按照預算法規定,及時組織做好預算批復下達工作。截至4月上旬,2024年中央部門預算已全部批復到位,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已下達8.68萬億元,占年初預算的85.1%;一般性轉移支付和共同財政事權轉移支付中,具備條件的項目資金已全部下達完畢。
財政部:扎實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 強化財政管理監督
財政部副部長王東偉表示,下一步,財政部將扎實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強化財政管理監督,把加強宏觀調控、著力擴大內需、培育發展新動能、防范化解風險有機結合起來,進一步提升財政政策質效,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
財政部:一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同比增長2.9%
財政部副部長王東偉表示,一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同比增長2.9%。主要支出領域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2708億元,增長3.7%;教育支出10436億元,增長2.5%;城鄉社區支出5614億元,增長12.1%;農林水支出5185億元,增長13.1%;住房保障支出2049億元,增長7.8%。
財政部:今年2月底前將1萬億元增發國債資金全部下達到地方
財政部副部長王東偉表示,2023年四季度增發國債的1萬億元資金,大部分于今年使用。今年2月底前,財政部將1萬億元增發國債資金全部下達到地方。從一季度數據看,增發國債資金重點投向的城鄉社區支出、農林水支出、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支出同比分別增長12.1%、13.1%、53.4%,均實現了兩位數增長。
財政部:一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0877億元,可比增長2.2%左右
財政部副部長王東偉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一季度財政收支數據。今年以來,積極的財政政策適度加力,提質增效,持續用好財政政策空間。2024年一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0877億元,扣除特殊因素后可比增長2.2%左右,延續恢復性增長態勢。特殊因素是扣除2022年中小微企業緩稅入庫抬高基數、2023年年中出臺的四項減稅政策翹尾減收等。一季度,全國稅收收入49172億元,同比下降4.9%,扣除特殊因素后保持平穩增長。
財政部:今年安排246億元支持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 加力實施農機報廢更新
財政部副部長王東偉表示,注重在“技”上多向發力,支持農業生產節本增效。主要也有三點:一是支持糧油大面積單產提升。安排40億元支持實施糧油規模種植主體單產提升行動,推廣應用密植、精播等增產技術。安排34億元,支持開展糧油等重點作物綠色高產高效行動,加快良田良種良機良法良制系統集成。二是支持種業振興行動。安排110億元,持續支持推進玉米、大豆等重點品種種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開展重大品種研發推廣應用一體化試點,實施制種大縣獎勵等政策。三是支持農業裝備推廣應用。今年安排246億元支持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加力實施農機報廢更新。剛才講新一輪大規模設備以舊換新,農機的報廢更新也是其中一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