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德國投資疲軟將成為常態
德國的投資低迷有可能變得更加根深蒂固。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IfW)11日公布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到2025年底,在德國的投資仍將比2019年新冠危機前低2.9%。
報告顯示,IfW預測,從今年夏季開始,在德國的投資活動將再次增加,但將極其疲軟。從現在到2025年底,投資總額預計僅增加2%。
報告指出,德國將無法彌補新冠危機和烏克蘭危機期間損失的投資。與此同時,其他國家的數據則要樂觀得多。例如,根據IfW 預測,在美國,投資將增長10.8%。預計英國的投資增長9.2%,日本的投資增長3.5%。
IfW全球經濟預測主管克勞斯-于爾根·格恩(Klaus-Jürgen Gern)表示,德國的投資勢頭弱于美國并不奇怪,原因在于人口結構的變化,這種變化對德國的沖擊尤為嚴重。“然而,鑒于能源轉型對投資的巨大需求,目前投資的疲軟已經令人擔憂。”格恩說。
德國復興信貸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弗里茨·科勒-蓋布(Fritzi Köhler-Geib)警告說:“我們未來的繁榮關鍵取決于投資。”
德國工業聯合會(BDI)總經理塔尼婭·戈納(Tanja Gönner)表示,德國政府迄今為止采取的措施“無法引發急需的投資攻勢”。該協會呼吁德國政府減免稅收,以鼓勵更多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