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湖州:加工貿易新政為“專精特新”企業減負增效
“新辦限制類加工貿易手冊可以免收保證金,感謝海關又給我們企業帶來了一則好消息。”浙江太湖遠大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浙江省湖州市,該公司外貿部經理張慶旺感慨道,有了新的政策紅利,接下來的生產經營更有底氣了。
2024年初,商務部、海關總署等10個部門,聯合出臺關于提升加工貿易發展水平的意見,旨在為進一步促進加工貿易持續健康發展營造良好政策環境。意見指出,優化加工貿易管理與服務,暫停對加工貿易限制類商品采取擔保管理措施至2025年。
這一減負增效的利好政策,如何落實到“最后一公里”,切實對企業產生影響?
深耕線纜材料細分行業,浙江太湖遠大新材有限公司是一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主要生產化學交聯聚乙烯電纜用絕緣料、無鹵低煙阻燃電纜用系列材料等各種規格電纜用特種系列產品。
此前,由于該公司所用原材料低密度聚乙烯屬于限制類商品,每次申辦加工貿易手冊都需要征收保證金。
“我們一般每個月需要進口200噸至300噸的原材料,新政策一年就能幫我們省下近300萬元的流動資金,實打實地減輕了企業負擔,為我們進一步研發產品和技術改造提供了支持。”張慶旺說。
作為湖州另一家受惠于新政的專精特新企業,均勝汽車安全系統(湖州)有限公司外貿負責人于麗也頗有感觸。
“2023年,公司加工貿易進出口額增長了47.3%。目前公司引進了新產線,進行擴產增效,手冊進口的不銹鋼帶就屬于限制類商品,新政的實施大幅簡化了公司申報和內部審批手續,解決了企業難題,使我們能心無旁騖地做好經營生產。”于麗說。
惠企新政及時落地、企業安心投入生產,離不開湖州海關在背后為其“保駕護航”。
新政推出后,湖州海關第一時間對轄區企業清單進行排查,逐一聯系涉及進口限制類產品的企業宣傳新政內容,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開展加工貿易業務。
同時,該地根據企業實際需求,一對一靶向開展《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等各類自貿協定享惠指導、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政策輔導等幫扶措施,助力專精特新企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以更新的產品、更好的品質積極拓展海外新市場。
據統計,2024年以來,湖州海關已指導企業獲準暫免加工貿易限制類保證金100.5萬元。
“下一步,湖州海關將依托‘智關強國’行動、推進海關加工貿易發展16條措施落地見效等一系列措施,引導企業用好加工貿易政策,統籌兼顧國際國內兩個市場,以精準服務助力湖州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湖州海關保稅監管一科科長溫思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