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賞花正當時,清明假期消費活力釋放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春意漸濃,不少消費者選擇外出踏青賞花。清明假期,在賞春花、品春茶、嘗春鮮等多方面消費需求帶動下,消費市場活力顯現。
城市“追”花 踏青賞花正當時
清明假期,踏青賞花成為熱門關鍵詞,推升相關消費。
美團數據顯示,截至3月28日,清明假期“賞花”“踏青”門票訂單量同比增長近7倍。清明假期,采摘、露營等休閑玩樂方式相關交易額同比增長超180%。
滴滴出行的數據顯示,自3月中下旬起,前往各地公園、植物園的打車需求明顯增加。“清明假期,消費者賞花踏青的熱情進一步高漲,全國打車前往公園、植物園的出行需求較去年上漲了89%。今年清明假期迎來了打車出行小高峰。通過滴滴打車出行的需求同比去年上漲45%,同比2019年上漲43%。”滴滴出行有關負責人說。
“這個假期,不少家庭舉家出行,來武漢觀賞櫻花。”武漢佳舍民宿負責人朱賢蘭說,“今年我們將房源由此前的20套增加到36套,假期前兩天仍然滿房。”
賞花踏青熱帶動了旅拍、漢服妝造等服務消費的增長。美團數據顯示,清明假期,“漢服妝造”搜索熱度同比增長230%。
“在洛陽漢服賞花是標配。為滿足住店顧客需要,我們準備了300多套漢服,并安排了4名妝造師,每天早上7點半就開工。”洛見漢服觀影民宿酒店負責人說。
消費平臺“什么值得買”有關負責人表示,賞花踏青熱帶動了旅拍服務的增長,3月平臺旅拍服務訂單量同比增長23.21%。此外,漢服、馬面裙等“春日戰袍”銷量也明顯增長,3月漢服、馬面裙銷售額分別同比增長了1170%和677.24%。
嘗春鮮 餐飲消費火熱
春天不僅有美景還有美食。清明期間,餐飲消費同樣火爆。
美團數據顯示,4月1日至4月5日,春季主題團購套餐訂單量較3月同期增長超577%。記者在北京藍色港灣、朝陽大悅城等商圈走訪時發現,多數餐廳在就餐高峰期需要排隊等位。
海底撈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4月4日至4月5日,全國海底撈日均接待顧客人次超170萬。其中,清明假期首日接待人次近180萬,較去年同期增長超35%。
為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體驗感,不少餐廳推出了時令菜品,安排了露天觀景位,并推出手工制作等活動吸引消費者。在成都近郊,部分火鍋店將用餐座位設置在油菜花田里。海底撈火鍋上海北京西路店推出了漆扇DIY體驗,“非遺漆扇充滿了豐富的文化內涵。清明假期間,門店引進的漆扇DIY體驗活動,吸引了不少顧客參與。”該門店有關負責人說。
春菜、春茶頗受消費者青睞。“什么值得買”數據顯示,3月份,春菜銷售額同比增長916.75%,其中蘆筍、薺菜銷售額同比增長91.77%、74.32%。淘寶數據顯示,3月,西湖龍井的搜索量環比2月增長了70%。3月1日至26日,西湖龍井直播間預售銷售額同比去年增長超過150%。
旅游熱 小眾目的地成“黑馬”
文化和旅游部的數據顯示,今年清明節假期,全國國內旅游出游1.19億人次,較2019年同期增長11.5%;國內游客出游花費539.5億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12.7%。
與往年清明假期不同的是,今年“拼假”長線游熱度較高。美團數據顯示,清明假期跨省出行游客占比增幅顯著,游客出行半徑延續今年以來的擴張態勢。
去哪兒網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擁有“小機場”的三線及三線以下城市,在清明假期迎來爆發性增長。云南芒市、廣東湛江、河南洛陽、吉林延吉、山西大同、江西上饒、寧夏中衛、福建三明、貴州六盤水、甘肅天水等“小機場”城市為目的地的機票提前預訂量,同比增長七成以上。
“清明假期短暫,又臨近五一,從預訂量來看并不算傳統意義上的出游‘旺季’,但正因為‘不貴不擠’,旅客能更從容愜意地享受春天,也讓小城市更好地展示特色。”去哪兒大數據研究院研究員肖鵬說。
“去年清明假期僅為1天,而今年則是3天。相較往年,今年假期安排更為充足、豐富,對消費者而言,有著更高頻、靈活的出游選擇,更長的出游半徑,更深度的出游體驗,對于商家來說,則意味著經營旺季變多,服務窗口拉長。”美團研究院副院長厲基巍說。
中國數實融合50人論壇智庫專家洪勇指出,商家針對季節消費場景、假日消費需求等頻頻“上新”,通過文旅、美食、戶外運動等領域的創新互動,豐富了消費體驗,促進了相關行業的增長,也推動消費市場持續向好。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文化和旅游產業研究院副教授吳麗云指出,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有活力的季節,消費者踏青、賞花需求的釋放,將帶動餐飲、住宿、交通、旅游等消費的提升,利好相關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