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年內究竟降息幾次?華爾街最大謎團今晚將水落石出
按照日程安排,美聯儲將于北京時間周四凌晨2:00公布最新利率決議與季度展望報告(SEP),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則將于2:30舉行例行的會后新聞發布會。
對于全球市場上的眾多投資者而言,這無疑將是一個萬眾矚目的時刻。就在今年年初,許多市場人士還一度堅信美聯儲今晚就會降息,但時至今日,美聯儲是否能在今年上半年順利迎來“首降”,都已經需要被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而今晚,很可能就將決定著美聯儲年內具體的政策走向!
目前,對于今晚的利率決議,唯一可以明確的一點是——美聯儲料將連續第五次會議,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維持在5.25%至5.5%不變。美聯儲上一次加息還要追溯到去年7月份,這也是美聯儲在過去兩年緊縮周期中的第11次加息行動。接受業內媒體調查的所有投行機構,都一致作出了美聯儲在今晚會議上將“按兵不動”的預測。
然而,人們今晚視線的真正落足點,顯然并不會停留于此。
由于眼下美國面臨的粘性通脹問題比預期更為棘手,美聯儲會發現自己正尤為需要在鷹派和鴿派之間保持微妙的平衡。作為季末的議息會議,投資者今晚將收獲美聯儲新年的首份利率點陣圖——關于美聯儲年內降息幾次的懸念,有望在這張圖上直接找到答案;而此外,美聯儲此前已經多次預告過,3月會議將正式討論是否需要放緩或結束縮表的問題,這方面也料將成為今晚投資者的一大聚焦點。
以下是我們對于今晚美聯儲決議的多維度前瞻:
FOMC聲明
在美聯儲1月的議息會議上,美聯儲曾對當時的貨幣政策聲明做出過大篇幅的改動。美聯儲當時剔除了關于可能加息的語句,對未來的政策路徑也做出了更加中性的評估。
當時這份大修后的1月決議聲明指出,“委員會判斷實現就業和通脹目標的風險正在朝著更平衡的方向發展,在考慮對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進行任何調整時,委員會將仔細評估即將公布的數據、不斷變化的前景以及風險平衡情況。”
可以預見到的是,在1月大改后,本月聲明的改動變化可能不會太多,尤其是在前瞻指引方面,FOMC基本會保留其有關利率的指導方針,即在更有信心認為通脹持續朝2%的目標發展時,才會考慮降息。
而在其他細節措辭上,對勞動力市場的描述可能會透露出美聯儲對就業趨勢看法的關鍵線索。今年1月,美聯儲表示失業率較低。不過有鑒于美國2月份失業率升至了3.9%,美國銀行經濟學家認為,FOMC可能會將聲明中的措辭改為“失業率有所上升,但仍然保持在低水平”。預計這方面不太會有太多異議。
加拿大皇家銀行表示,“我們美聯儲將在周三的FOMC會議上連續第五次將聯邦基金區間利率維持在不變。而在連續兩個月通脹超預期之后,貨幣政策聲明語言的任何變化都將受到密切關注。”
利率點陣圖
如同所有業內機構和評論人士在前瞻今晚美聯儲決議時都會著重提到的一樣,美聯儲最新的利率點陣圖可以說是今晚議息夜的重中之重——利率點陣圖展示了美聯儲官員對未來幾年聯邦基金利率走向的預測。每位官員在圖表中以一個點的形式表示其個人預測,點的位置代表該官員對未來利率的預期水平。
目前,一個最大的懸念是,今晚點陣圖對今年降息次數的預估,會否縮窄至兩次。
當去年12月更新點陣圖時,這些點曾指向2024年降息三次——19位美聯儲官員對2024年底聯邦基金利率的預測中值為4.6%,2025年降息四次(利率預測中值為3.6%),2026年再降息三次(利率預測中值為2.9%)。
花旗集團經濟學家Veronica Clark表示:“只需要兩位美聯儲官員減少(降息)預期,就能將今年降息幅度的中位數降至50個基點。盡管我們認為美聯儲對目前的水平是滿意的,但這方面絕對是有風險的。”
事實上,目前業內人士對今晚美聯儲決議的最大分歧,便主要集中在這一塊——確實有不少業內機構預期美聯儲官員將收窄降息幅度的預估,但同樣,也有一些機構認為美聯儲還是會維持全年降息三次的原有預測。
杰富瑞高級經濟學家Tom Simons就屬于前一陣營,他預計決策者的預測中值將顯示基準利率到今年年底達到4.88%左右——這意味著全年只會有兩次25個基點的降息。
而荷蘭國際集團等機構則依然預計美聯儲點陣圖將顯示年內將降息三次。
高盛集團經濟學家本周早些時候也調整了對美聯儲貨幣政策走向的預測——目前仍預計今年將降息三次,低于此前預測的四次。高盛預計美聯儲今年6月將首次降息,2025年將有四次降息,最后一次發生在2026年,對利率終值的預測維持在3.25%至3.5%不變。
當然,除了對今年降息幅度的預估外,美聯儲對明后幾年乃至中性利率的預估是否也會有所調整,可能同樣會吸引部分目光。彭博美國首席經濟學家Anna Wong表示,“我們預計點陣圖將繼續顯示,FOMC與會者的中位數仍可能預計今年將降息75個基點。但對中性利率的預測中值可能會抬高,因為至少有五位FOMC官員在會議間歇期間提到了中性利率上升的可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從某種意義上,今晚點陣圖如何變化所透露出的信息或者說潛臺詞,很可能將不僅僅局限于年內降息幾次——人們對于首次降息何時到來的預判,料也將由此受到影響。因為如果美聯儲年內只有兩次降息,人們將很難想象6月就會早早行動,然后在當中“空窗”上好幾個月。就利率掉期指標而言,若美聯儲保留年內三次降息的幅度,那么相關定價更有可能會預示首次降息落在6月;反之,則上半年降息希望將變得頗為渺茫。
經濟預測
利率點陣圖本身只是美聯儲經濟預測摘要(SEP)中的一部分。在今晚的會議上,美聯儲還將公布對美國經濟各類主要指標的最新預估,包括GDP、通脹和失業率。
目前,多數經濟學家認為,美聯儲可能會再次調高GDP預期,不過幅度不大,同時可能會略微調高通脹預期。一份業內調查顯示,經濟學家預計美聯儲決策者可能將把美國2024年GDP增速預估從1.4%上調至1.7%,通脹率預測則從2.4%上調至2.5%。
相比之下,荷蘭國際集團對美國經濟前景的預估則相對悲觀。以下是該機構的最新預測和12月美聯儲自身預測的對比:
事實上,在今年頭兩個月美國通脹指標持續超出市場預期后,美聯儲今晚究竟如何看待眼下美國經濟的處境?本身便頗為有意思。而素有“新美聯儲通訊社”之稱的著名記者Nick Timiraos隔夜在最新文章中,還提到了一個業內眼下鮮有人注意到的點,美聯儲似乎正開始著眼于經濟衰退的風險。
Timiraos在文章中表示,官員們本周不會把衰退風險放在首要位置。然而,在今年余下時間里,這種風險很可能會主導美聯儲的想法,使其有可能在某個時間點降息。
Timiraos指出,目前在美聯儲內部,一個陣營認為,既然經濟強勁,就沒有必要降息,他們希望看到更多經濟增速放緩的證據。這個陣營占少數,但最近的通脹數據令人失望,為其觀點提供了佐證。
另一個陣營則更關注需求和就業走軟的跡象。2月份失業率為3.9%,已從去年4月3.4%的近期低點回升。從歷史上看,當失業率略有上升時,最終卻會上升很多。對于這后一陣營的官員來說,一旦通脹數據為降息提供了理由,他們就準備立即降息,以免錯失所謂的“軟著陸”的大好機會。
美聯儲主席究竟會處在哪一個陣營里?投資者今晚不妨可以從他會后的新聞發布會上尋找答案。
“鮑威爾的語氣會更變得強硬嗎?”桑坦德美國資本市場有限責任公司首席美國經濟學家Stephen Stanley表示,“我發現鮑威爾之前說的(降息)‘不遠’評論令人驚訝,與大多數其他美聯儲官員不合拍。再加上又一次糟糕的核心CPI,也許他這一次的語氣聽起來會更接近FOMC中的其他人。”
縮表事宜
最后,今晚美聯儲決議還將有一個市場關注度相對二線,但長期宏觀影響力不亞于何時降息的懸念——何時放緩或停下縮表步伐!
自2022年年中以來,美聯儲每月允許至多6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和350億美元的機構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到期不續,以縮減其資產負債表,這個過程被稱為量化緊縮(QT)。但美聯儲不可能永遠保持這種步伐。越來越多人已經在思考哪些因素可以促使美聯儲放慢縮表,什么時候會發布此類公告,以及放慢縮表的進程可能持續多長時間。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今晚的新聞發布會上,料有望詳細闡述美聯儲內部對此的最新討論結果。到目前為止,美聯儲已將其證券持有量從2022年4月的8.5萬億美元減少到今天的約7萬億美元。
目前,多數受訪經濟學家預計美聯儲將在今年6月宣布放慢量化緊縮步伐,從6月或7月開始實質實施減碼QT。他們預計到2025年12月資產負債表規模將降至6.7萬億美元。
摩根士丹利在近期發布的一份研報中認為,通脹進展和資產負債表將在3月會議后占據主導地位。該行預計,美聯儲將在5月宣布放緩QT,并在6月正式開始放緩。這將導致美聯儲縮表進程持續更久,到2025年2月左右結束。具體而言,摩根士丹利預計美聯儲將會把國債的QT速度減半,降至每月300億美元。
前紐約聯儲主席杜德利也持有類似的觀點。杜德利預計,放緩量化緊縮的最終計劃應會在今年年中到位,美聯儲可能將減少國債縮減速度,可能降至每月300億美元。此外,美聯儲最終可能回歸全部持有國債的組合,同時增持短期票據,這也暗合了3月初美聯儲理事沃勒提到的提高短期美債占比的建議,即所謂的反向“扭轉操作”(反向OT)。
Bleakley Financial Group首席投資官Peter Boockvar在給客戶的一份說明中寫道,“我們正在接近一個點,即QT開始超過美聯儲逆回購工具的降幅,流動性因此開始流失。現在,這(放緩縮表的討論)將比美聯儲今年是降息一次、兩次、三次乃至完全不降息更為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