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清算銀行敦促“央媽們”:別過早宣布戰勝通脹,利率應在高位更久!
國際清算銀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簡稱BIS)總經理奧古斯汀·卡斯滕斯(Agustín Carstens)周一表示,各國央行不應太早宣布戰勝通脹,未來可能不得不在一段時間內堅持高利率。
“貨幣政策需要優先考慮對抗通脹,直到取得決定性勝利并恢復物價穩定,”他說,“緊縮的立場可能需要保持很長一段時間。”
在Carstens發表上述言論之際,“超級央行周”已拉開序幕:多家央行本周將陸續公布利率決議,包括美國、日本、英國、澳大利亞和瑞士五個經濟發達體的央行,其中日本將于今日宣布利率決議。在2022年和2023年的歷史性緊縮行動之后,官員們試圖確定開始降息的適當時機。
卡斯滕斯表示,迄今為止,主要央行在降低通脹方面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進展”,并暗示它們可能很快轉向更寬松的政策立場。
“如果一切順利,我認為今年肯定會取得重大進展,尤其是在下半年。”他說。
最后一英里將具挑戰性
然而他強調,全球通脹的急劇放緩絕不能滋生自滿情緒。他警告稱,最后一英里可能是最棘手的。
他說,“我們似乎正在走向軟著陸,但這種情況并不能得到保證通脹仍然超過目標,道路上肯定會有更多的顛簸。”
“通貨膨脹的中期風險,例如去全球化、經濟分裂、不利的人口趨勢和應對氣候變化的需要,都加強了央行堅持到底的必要性。”他補充說。
卡斯滕強調,物價形勢的改善是“多虧了有力、及時和果斷的貨幣政策回應”。
此前一些經濟學家和投資者認為,由于能源成本下降,就算沒有加息,物價的大幅上漲也會回落。但他提到了國際清算銀行去年12月發表的一項研究反駁一些觀點:“如果各國央行沒有收緊政策,即使與大流行相關的供應沖擊消退,通脹仍將居高不下。”
他還呼吁采取審慎的預算政策,以確保人們對貨幣的信任度。他表示,“財政當局必須遏制公共債務的持續上升”。
“混日子是不行的。”他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