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MLF續作符合市場需求,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
3月15日,央行開展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3870億元,較到期量少940億元;中標利率為2.5%,與上月持平。從各項工具搭配使用和市場利率情況看,銀行體系流動性依然保持合理充裕。
業內專家對財聯社記者表示,3月MLF操作符合市場需求。今年2月超預期降準0.5個百分點,幅度翻番,流動性供給加倍,當前銀行體系流動性較為充裕,商業銀行對MLF操作的需求減少,市場早有預期本月MLF需求已提前得到滿足。另外,MLF利率不變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前銀行體系流動性供求總體處于均衡狀態,表明了央行有效把握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態度,有利于穩定市場預期。
3月MLF操作符合市場需求 央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態度未改變
3月MLF到期量為4810億,當月操作規模為3870億,即當月實施940億縮量續作。
對于3月MLF操作,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符合市場需求。業內專家指出,今年2月超預期降準0.5個百分點,幅度翻番,流動性供給加倍,市場早有預期本月MLF需求已提前得到滿足。另外,央行在公開市場交易公告中強調,本次MLF操作充分滿足了市場機構需求,說明央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態度并未改變。
業內人士反映,本次操作中有金融機構的操作量是大于到期量的,但肯定也有部分金融機構的需求量較到期量減少幅度較大,使得MLF的總操作量少于到期量,央行并沒有主動縮量的意圖。考慮前期降準和春節后現金回籠等因素,當前市場資金面已屬總體寬松,當天近4000億元的MLF操作量仍為銀行體系注入足夠的流動性,貨幣政策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力度依然較強。
其中,央行有效靈活運用了各項流動性工具。目前央行流動性調節工具較為豐富,工具之間也實現了有效組合運用。公開市場逆回購主要用于熨平短期流動性波動,每日操作已常態化;MLF側重于中期流動性供給,按月操作;降準釋放的流動性投放量大、覆蓋面廣、資金成本較低,且增加的是長期流動性,還具有提振市場信心等政策信號。此外,支農支小再貸款、PSL等結構性工具在支持結構優化的同時,也能體現增加流動性總量的效果。不同的流動性工具之間通過靈活組合,既能平滑短期波動,又統籌解決了中長期流動性缺口。
“央行前期操作大幅增加了流動性。”業內專家進而表示,2月5日央行降準0.5個百分點釋放長期資金超過1萬億元,新增的5000億元抵押補充貸款(PSL)額度已全部發放,此前央行MLF操作投放流動性的效果也在持續顯現。另據市場估算,春節前現金投放規模在2萬億元左右,節后大量回籠也增加了銀行體系流動性。從需求端看,央行近期強化引導信貸均衡投放,今年貸款“開門紅”沖高的情況較去年收斂,加之3月財政以支出為主,年初政府債券發行進度也不及預期,對流動性的消耗相應減少。降準、MLF、公開市場逆回購等工具組合出手,今年以來央行有效保持了流動性合理充裕。
此外,2月降準對MLF需求的替代作用較為明顯。業內人士指出,今年2月降準一次性釋放了長期流動性超過1萬億元,有效滿足了金融機構一段時期內的流動性需求,金融機構本月MLF需求明顯減少,不少銀行反映實際上相當于降準資金替代了一部分MLF需求。央行公開市場操作近期也明顯減少,3月以來逆回購操作量均未超過100億元,大幅降準后市場資金面均衡偏松。
“市場利率運行平穩也反映資金面較為寬松。”專家補充道,今年以來,貨幣市場利率DR007圍繞1.8%的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平穩運行,臨近春節和月末等時點也都保持在2%下方,近期1年期同業存單利率和10年期國債收益率分別降至2.25%和2.35%左右,較宣布降準前的1月下降約20個和15個基點,資金面總體寬松。金融機構的結構性資金需求可以更多從市場上融資解決,減少對央行MLF的需求。
MLF利率平穩 反映當前銀行體系流動性供求總體處于均衡狀態
相較于上月,此次MLF操作利率不變。業內專家表示,MLF利率不變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前銀行體系流動性供求總體處于均衡狀態。MLF是人民銀行向商業銀行提供資金的一種方式,其利率是銀行體系流動性供求關系作用的結果,當前MLF利率保持穩定,意味著銀行體系流動性供求基本均衡。銀行人士反映,MLF利率平穩,實際上表明了央行有效把握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態度,有利于穩定市場預期。
另外,國債收益率高于或低于MLF利率都屬于正常的市場現象。業內專家分析,MLF利率是央行投放中期資金的利率,相對穩定;而國債收益率則是在金融市場交易中形成,交易主體廣泛和多元,波動相對較大,MLF利率相對穩定。兩者出現偏離也很正常。2023年下半年,我國國債利率就曾持續高于MLF利率。2023年以來,美國10年期和30年期國債收益率多數時間也低于聯邦基金利率,利差可達100個基點以上。
市場人士分析,近期我國30年國債收益率低于MLF利率,既有年初政府債券發行節奏慢、市場供需失衡的原因,也有市場預期較弱的因素,隨著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政府債券發行加快,國債收益率走勢也會出現變動。
“開年以來,市場對美聯儲降息的激進預期正在逐步矯正,美元、美債收益率雙雙反彈,中美10年期國債利差最近一段時間來再次走闊,倒掛近200個基點,外部擾動的不確定性影響依然存在。同時,國內經濟穩中向好的勢頭還需鞏固,市場信心也需要持續提振。”業內專家指出,未來一段時間,我國貨幣政策調控依然面臨內外部諸多因素的挑戰。
市場人士分析,前期政策力度明顯加大,從兼顧內外部均衡的角度看,國內利率水平短期內仍可以“穩”為主,當前更多的是體現好前期各項舉措的政策效應。7天期逆回購利率作為關鍵的政策利率總體上保持平穩,包括MLF利率在內的各種利率也會體現出“穩”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