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展現開放溫度:讓外國人支付更“絲滑”
于細節處可感知中國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溫度。讓來華外國人支付更“絲滑”,是其中之一。
“中國是目前世界上支付便利度最高的國家之一,但外國人來華支付便利度有待提高。”在中國移動支付場景已高度普及的情況下,全國政協委員、觀瀾湖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朱鼎健關注如何讓來華外國游客掃碼支付同樣方便。
解決這一問題,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就看到實招。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提升外籍人員來華工作、學習、旅游便利度。7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優化支付服務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見》對外公布,滿足外籍來華人員多樣化支付服務需求是其中重要內容。
中國央行行長潘功勝在兩會期間舉行的記者會上也承諾,央行將會同相關政府部門、商業銀行、支付機構、銀行卡組織等共同努力,改善銀行卡受理環境,優化現金支付服務,通過擴大“外卡內綁、外包內用”等方式提升移動支付便利性,聚焦重點地區、場所和商戶,推動在較短時間內取得明顯成效。
采用“大額刷卡、小額掃碼、現金兜底”的方案,中國一方面正破除外籍來華人員使用移動支付的障礙,另一方面也尊重其使用銀行卡或現金的習慣偏好。
一個例子是,中國銀聯已聯合境外機構支持發行200多款境外電子錢包,在境外80多個國家發行了2.3億張銀行卡,都可作為“外卡內綁”和“外包內用”,并與支付機構合作推動支付條碼互聯互通。
中新社記者還了解到,支付寶也已完成提升和優化外國人交易限額,單筆交易限額從1000美元提至5000美元,年度交易限額從10000美元提至50000美元,境外錢包乘車碼“一碼通”等新服務還將陸續上線。
擁有馬來西亞最大電子錢包的TNGDigital公司首席執行官倪翔(AlanNi)表示,近期中國央行優化支付服務、提升外籍來華人員支付便利政策,標志著國際支付便利化的巨大飛躍。
對于習慣使用現金和銀行卡的來華外籍人員,相應保障舉措也在路上。上述國務院辦公廳文件提到,指導一些外籍來華人員較集中的場所增設外幣兌換機構和設施,增加可兌換的外幣幣種。引導經營主體特別是交通、購物、餐飲、文娛、旅游、住宿等民生、涉外領域主體,公開承諾可收取現金,做好零錢備付,滿足現金使用需求。
此外,文件還要求各地方政府聚焦“食、住、行、游、購、娛、醫”等場景,確定重點場所及重點商戶名錄,推動受理境外銀行卡。
“為來華外國人提供更多便利,吸引更多外國游客將中國作為旅游目的地,這是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一環。”全國政協委員、南方科技大學副校長金李建議,相關部門研究出臺更多系統性措施,形成合力,更好滿足外國游客需求,助力高水平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