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通脹會不會死灰復燃?今晚整個美聯儲都將緊盯這份數據
在過往,由于發布時間往往晚于CPI數據將近半個月,因而盡管身上貼著“美聯儲最為青睞的通脹指標”的標簽,但PCE物價指數對于美國金融市場的影響,通常并不怎么凸顯。
不過,在本周,幾乎所有的華爾街交易員,似乎都已經提前為應對1月的PCE數據,早早地進入了“戰斗模式”。這一方面是因為在度過了美股財報季——尤其是上周英偉達業績的喧囂后,人們的焦點開始重新轉移回宏觀政策;另一方面則是由于美國通脹環境的本身:多個領域的物價似乎有了死灰復燃的苗頭。
事實上,本月以來,業內對美聯儲降息預期的不斷降溫,很大程度上便是由于美國勞工部兩周前發布的1月CPI數據超出預期:當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3.1%,并未如人們所愿的步入“2時代”。這讓那些希望美聯儲盡早降息的投資者倍感失望。
美聯儲官員近來已多次表示,他們預計今年將隨著通脹朝向他們目標行進之際降息,否則經通脹調整后的利率、即實際利率可能會過高。但他們希望確認物價壓力確實有所緩和之后再采取降息措施。
在本月中旬1月CPI數據發布后的第一時間,素有“美聯儲通訊社”之稱的著名記者Nick Timiraos其實就曾提醒人們進一步留意一2月底的PCE數據。他當時還提到的兩個指標近來呈現的一組特征是——近幾個月來,由美國商務部發布的PCE物價指數,一直要略低于美國勞工部的CPI數據。
這主要是因為這兩類通脹指標的計算方法不同。最明顯的一點是,CPI數據會給予居住成本更高的權重,對于業主和租房者來說,這一成本都源于租金。而相比之下,住房通脹指標在PCE中的權重不大。此外,PCE的涵蓋范圍要更廣,連同PPI都是PCE物價指數的計算因子之一。
這也意味著,近來主要拉動美國CPI的一些分類項,對于PCE數據的拉動作用不會那么顯著——例如1月CPI中尤為強勁的醫療健康和機票價格等(當然最明顯的還是住房)。但問題也隨之而來,在1月CPI已經大超預期的背景下,如果PCE數據也未能守住物價回落的“陣地”,那么市場真正的“噩耗”無疑也將隨之滋生。
數據前瞻:1月PCE物價指標表現究竟將如何?
根據對業內經濟學家的調查預估中值顯示,美國1月PCE物價指數年率有望從2023年12月的2.6%降至2024年1月的2.4%;1月核心PCE年率有望從前月的2.9%小幅下降至2.8%。
如果這些預測最終能與實際數據相符,將標志著總體和核心PCE年率降至了2021年一季度以來的最低水平。
不過,雖然上述預估,正顯示出PCE同比數據仍在向好的一面發展,即正在進一步回落,但投資者需要小心的是,今晚的看點未必就主要會聚焦在同比數據上。
相比之下,月與月之間的環比數據在今晚可能會更為關鍵——這也是不少業內人士在本周早些時候最為擔憂的地方。
根據業內預期,剔除食品和能源成本的美國1月核心PCE,預計將環比上升0.4%。這將標志著該指標連續第二個月環比增長,同時也將創下一年來最大的環比漲幅。1月總體PCE物價指數則預計將環比上升0.3%,兩組環比指標的前值均為上升0.2%。
摩根士丹利和富國銀行近日發布報告預計,美聯儲最看重的通脹指標核心PCE或同比增長2.8%,但環比增長將加速至0.4%。這主要是受服務業活動擴張強勁的推動,1月份除能源、食品和住房外的服務業通脹將增長0.6%,三個月期年化增長率將升至4.2%。
包括古根海姆投資公司的Matt Bush在內的一些經濟學家甚至認為,1月份核心PCE的環比增幅可能高達0.5%……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通脹同比指標若相差個0.1個百分點,可能差距并不算很大,但是環比指標若是突然多出了0.1個百分點,就趨勢而言便足夠嚇人了。按照業內此前的測算,對于美聯儲而言,只有當通脹月環比持續低于0.2%,才能保證隨著時間的推移,整體通脹率將回落到2%的中期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年度價格的變化和最低薪資的增加,1月份的數據統計往往更加嘈雜,因而今晚投資者也需要做好數據實際表現與市場預期有所出入的準備。
目前,一個相對來說的好消息是,克利夫蘭聯儲的通脹臨近預測模型顯示,其預計今晚數據的最終表現可能會較市場預期還略低一些。該模型顯示,美國1月PCE同比漲幅料為2.3%,環比則為0.26%;核心PCE漲幅料為2.74%,環比則為0.32%。
華爾街嚴陣以待
正如我們今日早間所提到的,在今晚的PCE物價指數發布前,美國股債匯市場已經呈現了較為濃厚的謹慎情緒。美國三大股指周三普遍小幅收低,外匯市場的隱含波動率指標正開始快速上升。
不難預見到的是,如果今晚的PCE數據出乎意料地高,料將會進一步降低美聯儲6月份降息的可能性——這是目前市場主流預期的美聯儲首度降息窗口。而反之,若數據能與預期持平或超預期下行,則有望令美聯儲未來兩次會議降息的預期重新回暖。
近期多位聯儲官員已通過各種場合為市場利率預期“降溫”。隔夜就有三位美聯儲官員先后表示,降息步伐將取決于即將公布的經濟數據,并暗示此次降息路徑可能與之前的降息周期有所不同。
美聯儲三號人物、紐約聯儲主席威廉姆斯周三對記者表示,“關于降息和速度,它必須由經濟狀況和通貨膨脹推動。它不會以日歷時間為基礎,也不會有特定的固定時間表,而是專注于數據。”
對于今晚的數據,華盛頓州立大學經濟學教授Chris Clarke指出,如果1月份PCE數據比CPI(的回落勢頭)更加穩定,那將是一場勝利。而若PCE數據進一步下降,這將是一個“巨大的勝利”。但如果PCE數據按環比呈上升趨勢,且上升速度超過CPI,那就可能令人擔憂了。
Clarke指出,這可能表明價格壓力更廣泛,而不僅僅是住房等頑固領域的價格居高不下所致。
花旗集團的分析表明,隨著PCE發布的臨近,數據風險仍然傾向于上行。物價方面出現另一個超預期火熱的結果,可能會讓股市陷入混亂。
GlobalX的高級投資組合策略師Michelle Cluver則指出,真正成為關注焦點的關鍵領域是PCE的服務領域。但這份報告很可能證實我們在1月份CPI中所看到的(火熱)情況。
Cluver表示,“一旦PCE數據也證實通脹仍高于目標,那么注意力將轉向2月和3月的報告。而如果屆時通脹回落的勢頭仍難見好轉,那么我將開始對6月是否能進行首次降息持謹慎態度”。
頗為值得一提的是,隨著開年以來美國數據持續火熱,不少業內人士眼下確實已經頗為擔心,美國經濟可能迎來第二輪通脹。全美獨立企業聯盟(NFIB)的例行調查,通常會詢問了企業是否計劃在未來3個月內提高銷售價格。過去 3個月,回答“是”的公司數量已從20%躍升至近40%。而如下圖所示,該調查與CPI通脹高度相關。
美國通脹會邁入與上世紀70年代類似的第二波高峰嗎?眼下,我們還沒有得到任何證據可以證明,也還缺乏一個合理的“引爆點”,但無論如何,或許確實需要做好多手準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