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eel:2024上海鋼聯新春團拜會——建筑鋼材北京站
2024年2月28日下午,“ 2024上海鋼聯新春團拜會-建筑鋼材·北京站”在遼寧大廈順利召開,本次會議由北京金屬材料流通行業協會、國泰君安期貨有限公司及上海鋼聯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
會議由上海鋼聯鋼材事業群建材事業部北方二部經理薛冠軍主持。
上海鋼聯鋼材事業群建材事業部北方二部經理薛冠軍
主題演講開始之前,首先由北京金屬材料流通行業協會會長嚴飛及上海鋼聯副總裁任竹倩為本次會議致辭。
北京金屬材料流通行業協會會長嚴飛
上海鋼聯副總裁、鋼材事業群總經理任竹倩
下面正式進入會議主題演講環節:
上海鋼聯建材事業部北方二部副經理郝萌
首先,由上海鋼聯建材事業部北方二部副經理郝萌做《2023年京津冀建筑鋼材市場基本面分析及2024年一季度展望》演講,她主要從北京市場目前價格、價差、供應、庫存等方面展開論述,對2023年北京建筑鋼材市場做簡要回顧,并對節后市場的走勢進行了一定的分析。她表示,鋼廠生產成本與市場價格倒掛,鋼廠生產積極性低、供應維持低位。今年春節前鎖貨積極性較低,庫存相對集中。節后第二周北京市場庫存93.48萬噸,農歷同比低8.84萬噸,市場庫存量的高點預計在節后第四周出現,且難增至去年峰值;節后京津冀市場累庫速度慢于去年,且供需情況優于全國建材數據,但資金對需求較大壓制,下游表現難有明顯亮點。螺紋價格被鐵礦等原料裹挾,自身驅動性不強,跟隨鐵礦價格調整、釋放短期風險。預計一季度京津冀的市場價格或在鋼廠生產成本線3750-3900元/噸之間震蕩。
國泰君安期貨黑色研究行政負責人、資深分析師馬亮
其次,由國泰君安期貨黑色研究行政負責人、資深分析師馬亮做《需求引擎切換,增長空間可期-2024年鋼材期貨行情展望》演講,他提出兩個主要觀點,第一個是短期觀點,節后黑色系出現下跌主要原因在于鋼廠復產進度偏慢及對于旺季需求證偽預期強化,但他認為靠成本進一步塌陷帶動深度負反饋的可能性較小,短期關注鐵水上升的速度及原料供需關系的修復情況。第二個是2024年觀點,從兩方面來看,一個是成材端,一個是原料端,他的觀點如下:成材端—2024年鋼材整體需求將延續增長,價格重心或有所上移。從全球來看,中國及印度對鋼材需求仍有正向拉動;從國內來看,需求在2023年完成筑底,2024年總需求存向上修復空間,但國內粗鋼產能巨大,或在一定程度上壓制鋼廠利潤表現,結構上仍有分化。爐料端——受需求拉動爐料整體供需基本平衡,但鐵與碳的強弱關系或有所變化,鐵元素全年供應仍有增量,進口礦保持平穩增長,尤其巴西發運仍可能貢獻增量,而碳元素考慮到國內供應或有收緊預期,整體供需好于鐵元素。
接下來,進入會議討論互動環節,參會嘉賓代表發言。論壇環節由北京金屬材料流通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喬忠民主持。
北京金屬材料流通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喬忠民
北京凱通物資有限公司現貨中心總經理周耀廷
周總認為:從2023年全年看,中交高目標完成了回款,但回款結構變化較大,其中供應鏈產品占比很大。業務上來看,基建項目在下降,而城市項目和海外項目在上升。2024年中交的管型類要增大,尤其海外的項目有所增量。中交一公局正月十二的開工項目復工達到85%,正月十五后全部開工。從區域看,華北有所放緩,西南處于觀望狀態。他表示對建材不看太高但也不悲觀,認為3-5月還是有需求,大項目也會出來,基本在100個億左右,其中東北有大項目,山西、湖南、湖北也有大項目,這些項目施工周期比較短,基本1年時間要完工,進度和需求量則較往年有一些變化。2024年一方面中交的型板材體量會逐年遞增,一方面關注出口,尤其是環渤海區域。此外,中交在22、23年已經開始弱化這塊市場,而四川、重慶項目占比則上升,新疆、西藏的項目達到兩位數以上的增長。
北京中鐵建工物資有限公司供應鏈經理韓燁輝
韓總認為:復工進度緩慢,相比去年農歷偏慢,勞務到崗不及預期,整體還是資金問題,沒有預期中那么高,新開項目不高,以老項目為主,普遍資金情況緊張,建筑行業的新特點,房地產放緩,基建托底,三大工程異軍突起。預計需求不會超預期,價格不會漲到想象中那么高,對于后市處于比較謹慎的狀態。
北京百匯怡翔科貿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廖京花
廖總認為:基建方面,在2023年總體量是下降的,回款問題比較嚴重的。2024年,要優化自己,把總量控下來,充分利用資金,少用杠桿。給中建項目供應型板、工業材,做高附加值產品,但總量要減少。出口方面,2023年是不錯的,而2024年目前來看也還不錯,1月份出口提升了20—30%。建材價格方面,2024年整體不會太理想,因為鋼廠不掙錢,大家手里的成本也不低,需求起來也是疑問,總體看價格將圍繞鋼廠成本線震蕩。
北京市中建利源物資經營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陳國柱
陳總認為:做了20多年加工,用3年時間做貿易,鋼筋加工和鋼鐵貿易結合在一起,供應鏈整合,做好資金、產成品的概念,供應鏈之間的競爭,除了看看進出口,看看鋼鐵加工的行業情況,了解鋼鐵加工行業團標情況,與施工企業深度綁定,具有一定排它性。并介紹了中金協鋼筋加工分會情況,并邀請廣大鋼鐵業同仁蒞臨參觀交流。
建發(北京)有限公司業務經理李天劍
李總認為:目前市場看法過于一致,悲觀看3500、3600及3700是正常調整,大家主要擔心來自預期和心理。對于當下市場,他們并不悲觀。價格往上漲沒有驅動,以農歷口徑看,周產量和表需都很低。開年的需求啟動比較慢,造成大家的心態上比較差。鋼廠虧損是嚴重的,2024年鋼廠將對建材大幅減量,后續投放量難增?,F在處于供需錯配,短期價格往下打很正常,后面還是有行情的。
北京傲世華業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博
孫總認為:從去年12月底開始感覺回款困難,預計回款60%,結果回款20%,房建沒有,現在只做本區域基建,預期工程直供降低50%,23年比22年降低30-40%,總體思路偏謹慎。
建發(北京)有限公司華北期現業務經理李曉
李總認為:地產方面,地產政策基本圍繞銷售端,而不是開發端,因此需求難起。今年以三大工程為主,只是環比會有增量。今年最擔心的是基建,除12省市外,非12省市也有擔憂,一些新建項目目前在觀望,等待政策動向;但他預計今年政策變化不會太大。目前的大問題是高庫存、低需求預期背景下,不可能給全國鋼廠都有利潤,高爐成本是價格頂。三月風險相對較大,5-6月價格會偏強,市場可能炒作雙碳、平控等消息。全年需求將減量,建材同比減8%。2024年價格均值預計下移150點。建發開年沒做期現,主要原因是基差不合適;而單邊投機積極性也不高,因為收益不多。
天津德信鋼聯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投研總監魏增敏
魏總認為:地產調整暫未結束,05年漲到21年,整整漲了16年,調整了2年,人口問題是決定因素,投機需求變成供給,不會有太大行情出現,價格已經跌到電爐成本,等需求及“兩會 ”,只要需求保持在去年四季度水平,問題不會太大。赤字率決定基建基調,今年基建不確定性相對大,價格短期往上有驅動,往下有支撐,對于庫存,甩貨沒必要,套保也意義不大,價格出現在上半年,停緩建項目體現在下半年,沒有新項目開工及國外需求,價格頂4100元/噸。原燃料價格下移,成本支撐沒有想象中那么強。
寧波喻德貿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海
劉總認為:他們主要做在北方做期現。目前他們比較悲觀,主要是12省市控項目的問題。地產方面,能穩住就不錯了。2024年鋼材消費預計下滑;出口方面,印度的出口對國內出口會有影響,因此今年對出口不要太樂觀。鐵水方面,240萬噸以下偏空,成本下移的節奏,結構上不能給鋼廠利潤,宏觀上會干擾盤面。北京期現方面,2019年開始逐年增量,利潤則是逐年下降,去年開始期現體量開始萎縮。2023年大家做期現的盈利預期不強,都開始減量,參與度降低。區域上看,他們看好北京市場,北京的需求還是比較好的,而供給有減量預期;北京螺紋期現體量占比不到10%。
北京物元實業有限公司研究員張建亮
張研究員認為:板材供需雙強,出口存在風險,面臨反傾銷的壓力,鐵礦石進口和出口旺盛雙支撐僅剩下一個支撐點。越是終端越悲觀,越是上游越樂觀,今年策略是且行且珍惜,邊走邊調整不激進。地產短時間內不可能短期內回升,房地產行業的影響逐步顯現,項目回款肯定好不了,三期陷阱疊加,不要用周期性觀點看待眼下行情。
上海鋼銀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聯席董事長兼總裁黃堅
黃總認為:第一,市場向頭部集中,去年鋼銀前50的客戶,合作量都有增長,因此要打造品牌,證明渠道價值??刂骑L險。研究行情,判斷漲跌,很難大家都活下來。第二,不要輕易轉型,轉型是有成本的,多元化風險大;在弱勢市場里,任何賽道都很卷,要聚焦自己的主業。第三,要做好自己的管理,這是明確可以帶來效益的。
上海鋼聯資訊總監徐向春
最后由上海鋼聯資訊總監徐向春作《2024年鋼鐵市場展望》,徐總表示,演講分為以下三部分,首先講述當前鋼鐵行業面臨兩大的嚴峻挑戰,一是價格連續兩年下跌,行業利潤微薄,二則是制造業用鋼增長較為溫和,舊動能急劇衰退,房地產拖累了鋼鐵行業的發展。其次則是對2024年對鋼鐵市場的展望,徐總強調了目前的三大有利因素,一是2024年外部環境有所改善;二是國內穩增長政策加力,多地2024年GDP增長目標或超5%;三是鋼材的出口超預期,未來對鋼鐵行業的發展依然有較大的推動作用。演講最后徐總對春節后市場進行展望,表示此次節前調整或為節后反彈騰出空間。展望全年:2024年有望止跌回升,鋼鐵需求預計增長1%,鋼材價格觸底反彈,2024年均價或有2-5%的上漲空間。
會后全體參會嘉賓進行合影留念,至此,“2024上海鋼聯新春團拜會-建筑鋼材北京站”圓滿結束。再次感謝為此次會議提供幫助與支持的各位領導和參會嘉賓。祝大家2024年龍行龘龘!前程朤朤!
特別鳴謝以下單位:
北京金屬材料流通行業協會
國泰君安期貨有限公司
免責聲明:Mysteel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歸Mysteel所有,轉載需取得Mysteel書面授權,且Mysteel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與交流,并不代表Mysteel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Mysteel(021-26093397)處理。
[查數據、做研究,上鋼聯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