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eel:鋼結構原材料周報 (8.7-8.11)
核心觀點:11日國內主要品種漲跌不一。主要品種中,H型鋼均價報收3560元/噸,周環比下跌30元/噸;普板均價報收3940元/噸,周環比下跌20元/噸;普卷均價報收3930元/噸,周環比下跌50元/噸;焊管均價報收4330元/噸,周環比下跌30元/噸。本周主要原材料供應水平呈現小幅增減變化,但幅度有限。庫存延續累增,主因在于市場行情偏弱調整,以及高溫和北方洪澇,疊加淡季需求特征明顯,使得去庫力度明顯減弱,進而累增。表觀消費除熱軋板卷和中厚板,其余品種環比均有下降。綜合來看,基本面結構對現貨價格支撐力度減弱,整體邏輯為預期證偽,需求較差,原料價格持漲空間有限,行情延續弱勢震蕩。
一、原材料品種價格監測
截止2023年8月11日,各原材料當日即時價格以及價格周環比情況如下:
二、鋼結構原材料基本面分析——鋼材篇
主要內容摘要①——H型鋼:
本周型鋼價格趨弱運行,終端需求恢復速度放緩,加之原料鋼坯價格周內下行,難以對現貨價格形成支撐。從盤面來看,周內期螺呈現震蕩下行趨勢,現貨市場紛紛降價促出,本周整體成交情況較上周明顯放緩。從供應情況來看,本周唐山調坯廠生產恢復正常供應較上周增長。整體來看H型鋼全國均價較上周下跌20元/噸左右。
展望下周,預計型鋼價格或將弱穩運行。供應方面,唐山調坯軋鋼廠限產已解除,周內逐漸恢復生產,但部分軋鋼廠存在成品庫存高企及利潤虧損的情況,預計下周供應水平或將小幅下降。庫存方面,廠庫去庫速度放緩,貿易商補庫意愿不強,社庫變化不顯著。從南北價差來看,當前南北價差逐步擴大,北材南下條件呈現修復狀態,但小規格資源仍以南方本地資源流通為主,同規格型號的區域、品牌價差不顯著。當前需求端正處于恢復期,盤面的波動對現貨價格及出貨量影響較為明顯,近期盤面的大幅下滑致使需求端恢復速度放緩。
主要內容摘要②——中板:
本周中厚板市場整體價格震蕩走弱,整體成交情況表現一般。本周鋼廠產量增加1.30萬噸,生產積極性表現尚可。資源方面,本周社庫加廠庫增加2.63萬噸,社會庫存繼續增加。需求方面,本周中厚板消費量為157.82萬噸,較上周增加1.07萬噸,消費量月環比增加0.01%。下游采購節奏積極性一般。市場情緒面方面,貿易商整體看空情緒不減。綜合來看,預計下周國內中厚板行情或將盤整運行。
主要內容摘要③——熱軋:
本周國內熱軋板卷價格下跌,全國24個主要市場3.0mm熱軋板卷全國均價4110元/噸,較上周下跌40元/噸。4.75mm熱軋板卷全國均價4047元/噸,較上周下跌40元/噸。從各區域的庫存數據看,跌幅最大的區域是華南地區,較上周下跌1萬噸,增幅最大的區域是西南區域,較上周上升1.1萬噸。
近期市場供需壓力較高,社會庫存呈現繼續累積的過程。市場雖有限產預期,但暫無明確落地的情況下,對于價格難以起到支撐作用。目前看,下游端補庫略有下滑,觀望情緒繼續上升。其訂單也沒有呈現增加的趨勢,壓力有所呈現。就下周看,基本面矛盾繼續體現,鋼廠訂貨壓力上升,限產不落地的情況下,對于下周價格預期則會有一個價格頂部上限回落的過程。
主要內容摘要④——焊管:
截至8月11日,全國28個主要城市焊管4寸*3.75mm平均價格為4282元/噸,周環比下跌23元/噸。八月市場預期被削弱,鋼材價格普遍下跌。臺風過后,多地市場慘遭“荼毒”,工地難以正常開工運轉,需求進一步收窄。另外本周隨著房地產市場“暴雷”,市場預期快速降溫。目前鋼材出口難有增量,國內需求不見改善,但粗鋼產量環比增加的情況下,呈現出供強虛弱的格局。
整體來看,美聯儲年內降息概率較低,國外宏觀環境短期也難有改善,且國內環境改善尚需時間,導致后期需求釋放緩慢,疊加帶鋼市場期現套保資源釋放,產業鏈負反饋或將延續,對價格形成壓制,市場風險加大。市場參與者應時刻關注政策落地情況以及突發事件對鋼材價格的影響,謹慎操作。綜上,預計下周國內焊管價格或有進一步下行空間。
三、鋼結構行業動態信息一覽
山東杭蕭喜簽青島虛擬現實創享中心項目1#樓鋼結構工程
據“杭蕭鋼構”公眾號,近日,杭蕭鋼構(山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杭蕭”)成功中標青島虛擬現實創享中心項目1#樓鋼結構工程。
該項目位于青島虛擬現實產業園區核心區域,總建筑面積約10.5萬平方米,包括1#樓、2#樓、3#樓三個單體及地下車庫。其中鋼結構單構件最大重量12噸(梁),桁架最大重量80噸。網筒部分包括倒錐形網筒經桁架,封邊桁架,聯系桁架,環桁架,筒內鋼梁;框架部分包括型鋼柱、型鋼梁、鋼柱、鋼梁。山東杭蕭負責1#樓虛擬現實創享中心鋼結構的制作及安裝。
青島虛擬現實創享中心項目是入選2023年山東省重點項目名單的新舊動能轉換優選項目
整體設計以“平行世界”為理念,取“飛碟造型”,通過建筑與山體的融合互動,打破虛擬與現實的邊界,構建園區多元化配套服務中心,是園區綜合配套區的核心支撐項目,建成后將助力打造集“VR體驗、展示發布、論壇展會、科普實訓、公共服務”等多功能為一體的園區綜合配套中心,為市民開啟虛擬現實融合的新體驗。